引用261楼wader的发言:2
引用253楼楼主的发言:14.8 一个正式店长(8)
还好,后来我离开的时候,他们说“王语是来跟我们创业的,她不是来打工的。”
我知足了。
被我敬仰的人看见。
足够了。
人这一生,多数是路人,毕竟。
噢,我想起来了,我在去莫干山面试的时候,那个管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女生的故事。
关于他们运营总监。
一个从安缦出来到了那个民宿品牌,引入了管家式服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品牌的故事。
我那一瞬间在想,“不行,我要回老东家做运营总监”。
我喜欢他们的产品。
我喜欢云南的壮阔。
当时那管家带我看他们的房间时,我就想,就那推开窗户看近处山的房间都能卖1680,那大理推开窗户整面苍山洱海的得多贵啊。
我爱云南。
我要亲手创造一些东西。
所以,在那份工作里,半年的时间,我有3个月没有休息过,每天早上6点起来,到晚上12点结束。下午会睡个半小时左右。
我还记得我当时发了一个朋友圈“只要给我一个午觉,我就能满血复活”,软装设计师在下面回“给两个”。
成长,是给伙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那半年,是我极速成长的时期。
我从硬装后期进场,招厨师,招管家,协调软装,买厨房设施。。。
我带着一位厨师和一位管家,我们见证了从工地到开荒,见证了清晨一辆巨长的大货车从广东
开来,长途跋涉,千里迢迢。
合作的小货车,从下关拉到村子里,不知多少趟。
镇上的货三轮也臧了我们的专车。
我们目睹了第一盏灯光亮起,第一道有正规餐具的菜肴端上桌。
要说工作量大吗?那真是巨大。
一个人,要招聘,要培训,要采购(老板们负责选品,我下单跟进),要做出纳,要协调各个施工方,虽然有硬装团队和软装团队,但现场太多队伍了,园艺的,水电的,开荒的,装电梯的,装监控的。。。
要我现在再来一次,我真不确定我还有那个激情。
人生总要有一些第一次吧。
在我刚刚结束的工作里,也是一个筹建项目。老板每天在现场满头大汗,从早到晚,我一方面心里感慨他可真务实啊,我从来没见过一个高端项目里老板这么下场干活的。
但同时我好像缺乏了当年的参与感。
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是我缺乏激情了吗?或者说,是我不喜欢他们房子的风格吗?
应该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老板在现场。而当时我负责的项目,老板们基本都不在现场,所以,我有巨大的使命感。
使命感强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我们找了电工来装软装的灯,硬装包工头和软装团队在扯皮,这该属于硬装还是软装。
这个事情的结局是我从借呗里借了2万付了外叫电工的费用。
因为老板告诉我,5.1要股东试住。
我牢牢记住这个日子。
执行力好,是历任雇主/上司们对我的评价之一。
引用271楼晨曦8ooZ的发言:非常好的文笔!果然文笔好的心态很敏感到近乎都有心理疾病,一般都不太能融入这个世俗的社会
一封致歉信(1)
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