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保鲜功效比玻尿酸好十倍的方法
前段时间一位十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从上海来深圳出差,我们见面吃饭,他看到我的样子非常惊讶地说,我的相貌几乎没有变化,身形也和当年一样,而且精神状态也非常好,而他的外表却显得有点憔悴和暮气沉沉。
我这位上海的大学同学问我为何有那么好的状态,刚好我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保持青春活力和精神面貌,以及如何使自己的一生过得尽量有意义,并终于想通了这些问题,于是跟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我认为人到中年以及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尽量保持青春和活力,最好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这位上海同学说他所在的金融央企虽然有点僵化呆板,但也很稳定,不存在被辞退之忧。作为上海本地人,他家境优渥,收入不错,但已想不出人生还有什么目标和追求,也就没有奋斗的欲望和工作热情,基本算是躺平了,他白天按部就班,机械式地完成份内工作,晚上跟朋友聚会或在家追剧,再也提不起兴趣读书学习。
他本科毕业于上海一所国内排名前几名的名牌大学,当年的英语非常棒,记得当时申请去国外读研究生时,他的雅思成绩为8分,而我是7.5分。但他说由于他目前的工作不需要使用英语,平时也没有动力再温习英语,因此英语都快忘光了。他问我现在是否还在学英语,我说虽然我的业务每天都要用到英语,但依然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每天都在学英语。
他目前的状况令我更加体会到,人这一生,除了死亡之外没有哪一件事可以一劳永逸,即使当初一门知识或技能的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一旦停止练习,也很快就会落伍。那些在中年时被公司辞退的高学历人员,或者人到中年,衣食无忧之下选择躺平的人,无非都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每天还在满怀热情地学英语,便是因为有明确的学习榜样和目标。我在学生和青年时期深受两个人的英语水平的激励,一是林语堂先生。他作为一个在中国出生长大并受教育的人,竟能用英语写出广受西方人赞誉的作品《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从而让我明白,即使并非从小在英语环境下成长,也一样可以通过苦学令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达到英美人的水平。二是《围城》里赵辛楣的英语水平:“他最擅长用外国话演说,响亮流利的美国话像天心里转滚的雷,擦了油,打上蜡,一滑就是半个上空”。我当年反复阅读和回味这段话,向往之情油然而生,梦想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朝一日也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惜我即使做过几年的职业英语翻译,英语写作水平依然跟英美人的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上述两位真实或虚构人物的英语成就依然每天都激励着我继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在事业上,我既非绝顶聪明,也没有经商的基因,但看多了创业类的励志故事和鸡汤文,也不自量力地给自己的事业订立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希望以彭端淑《为学》中那个贫穷但执着的和尚那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读书和写作上,尽管我也没多少天份,但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个写作梦,希望有朝一日即使不能著书立说,也能写出一些有独特观点的文章,这个梦想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我的知识还不够广博,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地多读书。
正是这些事业、读书和学习的毋论是否切合实际的目标,对我起到了望梅止渴那样的心理暗示,给了自己继续往前走的动力。而且一个目标就是一种希望。人是靠希望而活的,一旦没有了希望,轻则精神崩溃,重则自寻短见。因此树立人生目标和追求方向,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好办法。
目标和追求必然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压力,而适度的压力却能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和效率,高压锅能烹饪出更可口的食物,炸药只有压缩在小小空间才会变成具有强大威力的炸药包,这就是是压力的作用。没有压力,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只有压力而不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自发的,不会产生危机感,也更容易消退,而压力来自外部,能产生危机感,也更容易转化成强大的动力。沙丁鱼在运输途中能够活蹦乱跳地存活下来,就是因为鲶鱼给了它外部压力。因此适度的压力就是很好的青春和活力保鲜剂。
2、勤奋工作
基辛格、芒格、巴菲特、李嘉诚等无数名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勤奋工作确实能使人长寿。这几位名人即使在耄耋之年,依然勤奋工作,芒格于93岁高龄辞世时一直没有退休,基辛格于99岁去世前每天都工作十个小时。
我们都熟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但我们往往从身体运动的角度来理解它,却忽略了活动头脑也是运动的重要内容。而勤奋工作带来的忙碌就是让大脑不停活动的最好方式。只要一个人的头脑能持续地进行思考、筹划、操劳、牵挂等活动,那么他的思维就必定比同龄人的更敏捷,在晚年时得老年痴呆症的概率也更低。这也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
马克思·韦伯的传世之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观点是,基督教新教徒认为,工作是上帝为人类安排的天职,只有终生持续不断地勤奋工作,才会成为上帝拣选的子民,死后才能上天堂。因此工作不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目的。
新教徒还认为,财富是他们为获得上帝拣选而辛勤工作的意外成果,是全能上帝的恩赐。把辛勤工作得来的财富或利润用于再投资则标志着忠于上帝的宏伟规划,因为所有的这些钱财都是来自上帝的恩宠,因此信徒要力行节俭、 避免铺张浪费。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也提到,“不可为自己积聚财宝在地上,因为地上有虫蛀,有锈侵蚀,也有贼挖洞来偷。要为自己积聚财宝在天上,那里没有虫蛀锈蚀,也没有贼挖洞来偷。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了解了上面这些新教理念,我们就会突然明白,为何特朗普和拜登年纪那么大且早已功成名就,却还要耗费那么大的精力竞选公职;为何巴菲特那么有钱,却依然生活简朴;为何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钢铁大王卡耐基壮年时在商场上无情搏杀,积累了巨额财富,晚年时却比赛谁捐出的财富更多,卡耐基甚至说,抱着钱财死去是一种耻辱。
将勤奋工作赋予一种神圣的使命,那么工作在我们眼中就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保持青春活力的好方法。
而且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勤奋工作的人确实比生活悠闲的人显得更年轻。我有一些在体制内或大型央企工作的中学同学和同龄老乡,他们收入丰厚,生活悠闲,经常去户外徒步或爬山,或外出旅游,而我却每周工作6天,每天十几个小时,但在聚会中大家都看到,我这个更加操劳的人反而比这些生活悠闲的人显得更年轻和更有朝气。
跟适度的压力一样,勤奋工作带来的适度忙碌也是很好的青春和活力保鲜剂,对人体的保鲜效果必定比生活悠闲下没有压力和忙碌的户外活动和游山玩水的保鲜效果更好。而那种老是盼望着退休,老是想躺平的人,由于已经没有了人生目标和激励,没有了适度的压力和忙碌,必定更容易衰老。
3、勤于阅读并永怀好学之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更多取决于正面情绪(心理学家称之为“积极影响”)出现的次数,而不是某次正面情绪的强度。也就是说,好消息首先是好消息,究竟有多好并不重要。因此,要过得快乐,人应该尽可能平均分配这些小的“积极影响”。大量一般的好消息比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更令人感到幸福。比如,张三在第1年赚了100万元,但此后9年一分钱也没赚;而李四在10年里每年都赚到10万元,那么李四的幸福感一定远比张三的强。再比如,你赚了1000万元,然后损失了900万元,这情形会令你的心情比根本没有赚钱还糟。因此,努力获得一次超级成功是没多少好处的,造物主设计人性时,就是要让我们从一系列稳定的、小而频繁的收获中获得快乐。
每天辛勤工作,最终一定会迎来久攻之下必有所获的快乐,比如突然成功研发一个新产品、获得一个大客户、开辟出一个新市场等等,但辛勤工作的人很难预测这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快乐的成功会在未来什么时候到来。但阅读和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却很容易预期,不论你在什么时候阅读和学习,都几乎肯定能获得新的知识,每天阅读和学习,则每天都会获得日有所进的成就感,从而带来稳定的、小而频繁的快乐。频繁的心情愉悦必然使人显得年轻,因此勤于阅读和学习是保持青春活力的另外一种好手段。
而且通过阅读和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又能让辛勤工作更有效率和成果,从而能在辛勤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我自己为例,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对人生和奋斗的意义感到迷茫,但在阅读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后,我的迷茫就立刻烟消云散了。虽然我并未接受基督教新教的所有理念,但我却完全认可新教理念对勤奋工作、财富安排和人生意义的诠释。
归纳总结起来,我认为保持青春活力的法则就是:有目标和追求、勤奋工作、以及坚持阅读和学习。在有生之年,我希望通过勤奋工作和坚持学习而实现的目标是:不断学习,成为一本别人眼中每天都有新内容的长篇小说;不断壮大自己的事业,尽情享受奋斗的过程和乐趣,与利益相关方共享富贵,并成为公司里所有好员工的人生贵人;不断写出被大众认可和赞誉的文章。我也非常乐观地期待,只要我持之以恒,不折不扣地践行这些法则,我就一定能活得比同龄人更年轻、更充实和更有成就。
我也始终相信新教徒富兰克林的“天助自助者”理念,相信越勤奋就一定越幸运,就一定能蒙受更多的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