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很好。
我孩子马上也要上一年级了,握笔姿势是错的,写字从左到右,从下到上全倒着来。
数学会20以内的加法100内的整加减,减法难点他不愿计算,十以内没问题。
语文的话会阅读,只看自己有兴趣的书,比如关于车的枪的,龙卷风自然现象,还有米小圈上学记,看到二年级左右,这些他感兴趣的东西都能说个二四五了。
英语的话一个字母都没教,他也没兴趣,我不会逼着他学。
其实我买的英语资料是最多的,一套套的占满书架,老大时就买了现在都是新的啊。点读笔都好几支呢,可孩子不愿看有什么办法呢?
因为是二宝,所以我不急,因为这些问题老大也出现过,现在老大也好好的,虽然习惯也不咋地,但还是跟得上课堂学习的。
要说培训,也没有的,小的啥班没报,我只给老大报了个画画,因为经常有手抄报这方面的作业,所以才报的,强制性的要她坚持下来。现在学校凡是举办画画方面的活动或比赛,她都能入选还有点小骄傲。她不喜欢去上培训班,我也懒得去浪费钱。
引用8楼清水断愁的发言:
当初我小孩,上了半年幼儿园小班,回来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和序号,一号某某某,二号某某某……幼儿园每隔几天,放不同的儿歌,回来全都会唱,字也认得很多。后来,因为搬家,转学,以及各种事情,换了个学校,只过了一年,他把所有的同学都忘记了,儿歌也忘记了。
幼儿的教育,六岁之前,很多知识,有及时复习,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很多人,对自己六岁之前,是没有记忆的。不信你问问孩子,三岁、四岁、五岁的事,若非拍摄了视频,他一定不会记得。
三岁识千字,五岁背百诗,除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和缓解焦虑之外,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写,太小的孩子,只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有心而无形,不着痕迹。
第二个探讨的话题是,理解力是随着年龄增长以及生活教育,慢慢提升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写道,阅读有四种境界,而三年级以下,都是在扫盲,教识字、书写以及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老师的作用是,把难以理解的东西,高杠杆理解的文字,降低到适宜年龄的人可以理解的程度。
一年级二年级,根本看不出学生的潜质,有些孩子,五年级之后,突然开窍。不过,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逼迫、谩骂、体罚,孩子对学习的体验是极差的,到了四五年级,自我意识崛起,就会厌学,或是厌世。
不必太在意一年级的成绩,才一年级呢,这些成绩关系不到人生。平常考试,只是检查哪些没有学好,全都会做,全都会写,学习方法很好,那自学就好了,还去学校做什么?要反思的是,学习方法哪里出了问题,还是学习习惯没做好?字不会写,多写,到二年级三年级的时候,就会写了;题目读不懂,让孩子做老师,自己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