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找到戾气来源,消除暴力倾向



        一项心理调查显示:现在孩子越来越多地有暴力倾向。7岁到13岁之间的孩子,23.9%承认自己有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父母们必须明白,孩子暴力习惯的危害,及早通过恰当的手段纠正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那么什么是儿童暴力呢? 


儿童暴力一般表现为两类: 
轻者为语言暴力,言语中表现出暴力倾向。动辄出言“宰了你,做掉你”等。又如日常生活中一些孩子玩着玩着,突然猛叫一声,吓得周围人一哆嗦,而他(她)自己却若无其事。此类言行也是儿童语言暴力的典型表现。 


       另一类较为严重的则表现在儿童行动上,轻度的则是动手动脚加于别人。重者则是用暴力器械伤人,危害性极大,实在令人为之深忧。而据相关部门抽查,目前我国城市儿童三成以上有暴力倾向,稍不注意,就会诱发暴力事件。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给予高度重视。


        造成孩子暴力倾向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但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健康发展会产生极大影响。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成绩优异、家境优越,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可他却在13岁那年,用刀捅伤了同学,进了少年劳教所。后来,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做了反思:“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给我的教育就是:只要学习好,犯了什么错都不是错,父母都不会责怪我。因此,我变得很任性。可能是任性使我变得越来越霸道,我的个头在班上最高,成绩也好,同学们都很服我。上中学时,爸爸妈妈告诉我要我学习好,然后就是在外不要吃亏,不要被别人欺负。如果我吃了亏,被别人欺负了,他们肯定会认为我窝囊,没有用。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带了玩具飞机去幼儿园,小朋友们抢着玩,有一个小朋友玩着玩着居然不给我了。我急了,夺过飞机就朝他脑袋上刺去,把他的头刺出了血。家里赔了人家钱,我很害怕,以为回家要被处罚。哪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责备我。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打了同学,同学父母找到我家里来,我爸爸向人家赔了不是。送走了人家后,他对我说,‘看这小子,懂得教训别人了’。妈妈告诉我只要不被别人欺负,怎么做都行。当我去中学读书时,她对我说,现在的孩子都很霸气,你要是不让别人怕你,你就会被别人欺负。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觉得父母对我的这些教育是不正确的,我在学校的打人习惯正是父母错误教育引导的结果。” 

        这个悲剧也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反思,于是他们纷纷严厉管教孩子,纠正孩子爱打人的习惯。但是父母虽然有这个良好心愿,但往往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因而往往产生反效果。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