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是时候,重估招商蛇口了

地产的这一轮寒冬,比预想中更加冷冽而持久。


官方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实现11.66万亿元,销售面积实现11.17亿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5%和8.5%,与历史峰值相比,降幅均超过了30%。


量价齐跌、历史新低,这些关键词,都透露着前路依然不平坦。


当下,各界普遍关注:


1、行业何时出清,未来走向何方?

2、哪些房企仍能健康经营,稳步向前?


路虽远,行则将至。


尽管不少房企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但也有部分房企凭借过硬的实力,在这轮大洗牌中“稳健”前行。


招商蛇口是其中之一,这在其刚发布的2023年年报中有很好的证明。


01

被改写的行业前五

——


我们先看几组数据:


1、重返行业前五


年报显示,2023年,招商蛇口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223.41万平方米,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936.35亿元,销售规模跻身行业前五。


要知道,2023年初,招商蛇口管理层才提出新三年的新目标——行业地位提升到头部五强。


3年的目标,当年就达成,这个速度,业内少见。


仔细翻阅财报,你会发现,招商蛇口规模的不断提升得益于两大关键词:区域聚焦、城市深耕。


1)从销售结构来看,招商蛇口在各大区域的核心城市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在全国13个城市进入当地流量销售金额TOP5;

其中,上海、苏州、合肥、长沙、南通排名TOP1;

深圳、南京、温州、徐州进入TOP3;

无锡、西安、成都、重庆位居TOP5。


2)从土地储备来看,报告期内,招商蛇口在“强心30城”“核心6+10城”的投资金额占比分别达99%和88%,其中在北、上、广、深的投资占公司全部投资额的51%。


这就是聚焦与深耕带来的好处。


大分化时代,“收缩、聚焦、深耕”,回归一二线,已成为房企们的普遍共识。


翻译一下就是,未来的房地产是一个“结构性牛市”,机会只存在于综合实力排名靠前、最有价值的城市。


但共识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做到又是一回事。


2、“综合发展”独树一帜


除了在规模上的进取外,招商蛇口还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综合发展能力。


还是先看数据。


1)资产运营方面,2023年,公司管理范围内全口径资产运营收入66.91亿元,实现EBITDA 33亿元。


其中:


集中商业在营项目38个,总经营建筑面积约216万平方米;

写字楼在营项目32个数,总经营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

产业园在营主要项目30个,总经营建筑面积约226万平方米;

长租公寓布局19个城市,经营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

已开业酒店项目18个,经营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房间总数4505间。


2)城市管理方面,2023年,招商积余实现营业收入156.27亿元,同比增加约20%,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23.96%;招商会展管理面积增加88.7万平米;邮轮业务显著增长,服务旅客数量大幅攀升至513万人次,同比上升270%。 


我们总是说,地产行业正在告别一个靠高杠杆、高负债拼命跑规模的时代,而进入一个规模与运营并重的“不动产开发+运营时代”。


用招商蛇口的话来说就是稳步推进“三个转变”,即从开发为主向开发与经营并重转变,从重资产为主向轻重结合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


在招商蛇口看来,“三个转变”的核心,就是在稳定开发业务基本盘的前提下,提升资产运营和城市服务等非开发业务在收入利润中的占比,形成稳健均衡的业务结构。


02

底部即将到来

——


比起头部企业的卡位之争,或许大家更关心的是,行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见底?


老实说,到目前为止,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预测。


但前段时间,央行行长罕见公开表态: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绪和价格都开始呈现正常化的趋势,预计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


而去年12月,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超调。从日本和美国的历史经验来看:


1、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的日本,房地产投资占GDP长期维持在6.5%的水平,与中国东北地区的数据相近;


2、2008年房地产泡沫破灭、2014年开始从经济危机中恢复的美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也维持在7%左右。


而2022年,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占比只有6.1%。参考和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在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基数的支撑下,目前10万亿+的新房销售额大概率不会再低了。


老实说,尽管底部正在到来,但也只是部分优质企业率先见底。


还是以招商蛇口为例,其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大有见底回升之势。


1、盈利能力见底


2023年,招商蛇口实现营业收入1750.08亿元,同比下降4.37%;归母净利润63.19亿元,同比增加48.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14.31亿元,同比提升41.75%。


在整个行业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招商蛇口一举扭转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殊为不易。


更值得一提的是,招商蛇口将现金分红比率进一步提升至45.88%,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含税)。


根据公司业绩公告的数据简单估算,招商蛇口将实打实的拿出近30亿元进行分红。而自2015年底重组上市以来,招商蛇口累计分红达372.47亿元。


今年资本市场高股息公司的投资价值在不断提高,以目前9.5元左右股价估算,此时买入招商蛇口可获得超3%的股息率。


2、市场估值见底


目前房企的信用风险,逐渐由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现金流危机,转为资产价格下跌的危机。


由于资本市场的情绪波动以及房地产进入调整深水期,上市房企的市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头部房企也不例外。


尽管都在跌,但招商蛇口是其中跌得最少的一个。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招商蛇口不断改善的基本面。


进入2024年,尽管行业前景仍然不明,但头部几家房企的股价短期内已止跌企稳。


1月23日(本轮地产股反弹起点)至今:


招商蛇口涨幅15.34%;

保利发展涨幅11.12%;

万科A涨幅4.64%;

华润置地涨幅22.93%;

中国海外发展涨幅2.23%。


其中招商蛇口股价明显反弹,1月23日至今涨幅超过15%,是头部上市房企中表现最好的之一。


03

被极度低估的巨头们

——


经济是有周期的,而房地产是最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之一。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猛烈出清后,地产行业的新格局,2023年也已经基本成型了:以招商、保利、中海、华润为首的央企,将大概率成为地产行业新的四大巨头。


地产行业的估值体系重构,大概率也将从这四大巨头开始。


而底层逻辑变化之下,地产行业的估值模型也发生了变化:


1.0土地红利时代:特征是土地为王、龙头定价。


2.0杠杆红利时代:特征是杠杠为王、规模定价。


而正在到来的3.0管理红利时代,则是以招商蛇口为代表的龙头房企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是:


1、强者恒强;

2、龙头定价;

3、产品、服务、运营缺一不可。


具体到招商蛇口,其理应享受三重溢价。


1、稳健溢价


一方面,秉持稳健的财务管理策略,“三道红线”始终处于绿档,整体债务结构稳固、风险可控。


报告期末,招商蛇口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2.41%、净负债率54.58%、现金短债比为1.28。


另一方面,加大公开市场融资力度,实现债务结构调整,资金成本显著降低。


报告期内,招商蛇口全年新增公开市场融资324.3亿元,票面利率均为同期内房企债券利率最低水平,年末综合资金成本3.47%,同比降低42BP。


2、成长溢价


在多数房企减少拿地以保障资金流的背景下,招商蛇口是少数还能保持积极拿地的房企之一。


2023年,招商蛇口累计获取55宗地块,总计容建面约590万平方米,先后获取上海9宗、杭州6宗、北京5宗、西安5宗优质土地。


招商蛇口在这些区域的土储布局,具备很强的可变现能力以及较高的溢价水平。


3、综合运营溢价


存量时代最大的特征是分化和资源要素溢价,少数资产胜利、大多数资产沦为平庸。


而过去一年,招商蛇口围绕开发业务、资产运营、城市服务三类业务,着力构建租购并举、轻重结合的业务结构,聚焦培育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地产主业的规模增长,可以帮助招商蛇口探索多元化业务新的增长点;多元化业务的稳步发展,则可以提高招商蛇口地产业务的综合竞争力。


05

总结

——


房地产行业距离全面复苏还有一段路要走。


2024年的宏观基本面,极有可能是我们终结阶段性下行压力的一年;


2024年的楼市基本面,极有可能呈现出“短期磨底趋稳,长期分化复苏”的格局。


关键在于,谁能活下来?


经过这两年疾风骤雨般的波动,其实,各家公司的底牌都显露出来了。


那些通过持续稳健的经营、回归产品、回归客户,能够经受住残酷考验、平稳穿越行业周期的公司,值得行业和市场给予更多的期待。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