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2024:深圳楼市走势研判

NO.1

2023:深圳楼市在底部通道艰难前行


从2021年2月8日二手房参考价推出算起,深圳楼市已经连续下行了三年,目前大体进入底部通道。(下面所有图标和数据均来自深圳贝壳研究院,统计时间为2023年1-11月)。



2023年新房在入市套数大幅增加(7.2万套)的背景下,市场基于对保交楼问题的担忧,成交量继续下滑,新房事实上成为楼市供需平衡的主要调节力量。


 2023年新房在入市套数大幅增加(7.2万套)的背景下,市场基于对保交楼问题的担忧,成交量继续下滑,新房事实上成为楼市供需平衡的主要调节力量。



2023年二手住宅成交量在后几个月在政策刺激下有了明显改观,尽管没有恢复到2021年前的水平,但比2022年的最低年份大幅超出了51%。


   2023年一二手房价总价有所下降。



2023年,购房者的风险意识明显提升了,在二手房交易中,一方面价格继续下探,另一方面买房贷款的占比在下降。


2023年,深圳楼市供需双方都存在严重的承压。多数开发商仍然在艰难地降债减负,大量楼盘销售不畅,市场冷清;由于房价下跌,导致多数有房一族资产规模缩水,少数甚至缩水一半左右,更有一小部分人承受不住还贷的压力,导致断供和法拍。供需两端的这种低潮情况目前仍然存在。


但是,政策面已经积极介入。前不久,深圳推出二套房首付大幅下调和豪宅税标准取消的利好政策,加上国家层面多次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深圳楼市盘面上出现上面所说的适度回温的格局。


我们对2023深圳楼市的基础观察结论是:政策效应初显,楼市波动筑底,成交有所上升,指标靠拢常态,市场探寻信心,分化现象持续,一句话:艰难且坚韧前行。


在深圳楼市大盘筑底“平流”的态势下,临近岁末,我们看到了两个“日光盘”的“急流”现象,凸显了深圳楼市的大分化格局。一个是深铁前海时代3,总共270套,认筹人数高达553批,户型为189平方米至249平方米,备案均价约每平方米9.9万元,最低单价约8.4万元起,套均价格为1850万元,销售金额为57.38亿元,6个小时全部售罄。另一个是宝安海乐华府,这个盘是宝安人才安居有限公司面向人才配售的保障房项目,也是270套,三房房源,建筑面积约85m²,配售均价约为4.92万元/㎡,相当于周边同类型住宅市场价的60%,也是开盘即售罄。


这两个日光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近期深圳楼市重磅政策(降二套首付,取消豪宅税限制)起到了对楼市的刺激作用,前海时代3有一二手房价“倒挂”的市场影响,此外,深铁品牌、前海底蕴等因素也有加持;而海乐华府作为配售人才房拥有低廉房价优势,同时这个盘拥有宝中附近资产价值长期看好的优势区位,其表现也是近年来宝安经济实力型升级的具体表现。当然,这种“日光盘”现象更是深圳楼市大分化的显著表现。


NO.2

2024:深圳楼市将在大分化的动荡中有序回温


进入2024年,我们看到深圳楼市的一个最突出现象就是大分化,这已经成为需要购房者给予特别关注的一个基础动向。大分化格局有多种表现,包括:核心片区与非核心片区的大分化,科技重心区与非科技重心区的大分化,城建重点区与非城建重点区大分化,地铁密集区与无地铁或地铁弱区大分化,西部组团区与东部组团区大分化,高端服务业强区与高端服务业弱区大分化,等等。


大分化的存在,使得不同楼盘表现将十分不同,有些可能将适度重回上升通道,大量楼盘将保持量价的稳定,而有些则仍然在下降的通道里。从新盘开盘销售情况看,大分化现象已经非常显著,无论城区、片区、板块、个盘之间,都出现分化,甚至出现极端大分化现象,例如,有的个盘开盘即实现100%售罄,而有的个盘开盘零成交,甚至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一单成交。


综上,我对2024年深圳楼市的推进概率有如下研判:


——低潮徘徊3年,周期筑底迹象正在逐步显现;


——全市楼市大分化格局持续深化,甚至会有更多表现形态;


——锋线刚需实际入市意愿趋升;


——实质性重大松绑扶持政策再投放概率较大;


——继二手成交量上升后,新房今年也有望回升;


——新盘供应量骤增,去年高达7,2万套,对楼价构成基础平衡力;


——卖方话语权微升,买方市场刚性格局有所回调;


——楼市四“趋”:市场趋稳,心态趋松,交易趋活,成交趋升。


这种背景下,2024年到底还能不能买房?我有如下8点考量或建议,仅供参考:


1、楼市在底部通道,刚需选择买房的机率在增大;


2、弱市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买房应该是张弛两便的事情;


3、大分化格局显著,如果要买房,则必须坚持精选策略;


4、对老破小及小产权房而言,买家不要轻举妄动;


5、学*房名声价格受挫,但价值仍存,接盘仍有需求,当然要慎重;


6、投资性买房应坚持长期主义;


7、日光盘都有明确的“投机”属性,介入者当准备同时接纳风险;


8、城中村改造加码,纳入配售型保障房购买阵营的普通市民将大量增加。


NO.3

深圳底蕴强健,但元气有损伤,楼市正修复元气


我们这两年来看到了深圳楼市较大幅度的下挫,看到了供需两端面临的多种窘迫局面。可以说,深圳楼市的元气是受到了很大损伤,短期内恢复是很难的。然而,我认为,对深圳楼市,我们仍然应该抱有基本的信心,因为深圳经济的底蕴是十分强健的,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长5.4%,高于广东全省,高于全国,在四大一线城市中也名列榜首。在这种背景下,受伤的深圳楼市需要的是尽快修复元气,恢复信心。


谈及元气,我想从多个视角解读一下深圳房地产和楼市的元气:


其一,土地之元气


——市域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是上海的1/3,广州的1/4,北京的1/8;


——生态控制线约1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近1000平方公里;


——开发强度约50%,远超国际警戒线30%;


——居住用地占比长期20%左右,远低于国际标准及国内城市;


——2020年以后居住用地供应占比提升到30%;


——土地出让金(土地财政)占比长期低于20%,一二线城市最低;


——人均土地占有率国内城市最低、全市容积率国内城市最高。


结论:深圳土地总量、人地配置状况总体呈现紧约束状态,存在国家性“人地错配”现象。深圳只能通过内涵式土地改革而不是外延式扩容或城市性“人地错配”来获取更大土地效益,这是深圳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其二,住房之元气


——目前深圳共有各类住房约1100万套;


——其中红本商品住房200多万套,城中村房500多万套,其他300多万套;


——城中村成为承载深圳常住人口的主力居住模式;


——二次房改提出未来保障性住房占住房总量的60%;


——配售型保障房(新型人才房安居房)将来占比会明显上升。


结论:深圳自有红本住房总量全国最低。未来,一方面将长期维持高供应量的格局,且保障房占比高,另一方面,深圳人口、资金仍将保持稳健增长。这表明,未来深圳房价将受到市场均衡力量的双向影响。


其三,人口之元气


——七普:2010年1042万,2020年1756万,净增713万,全国第一;


——2022年全国降85万,深圳降1.98万,改开以来首次下降;


——人口长期增长趋势未变,未来30年常住人口可能攀升至3000万;


——目前1800万,按3口户/自房1套计,需600万套;


——目前红本住房200多万套,理论上仅能满足1/3常住人口;


——现实中住房资源配置显著不均,实际拥有红本房人口不足30%;


——常住人口约一半(900万)以租赁方式居住在城中村。


结论:未来深圳人口将持续增长,房地产将呈现持续性、大规模住房供应增加的“大补课”局面,房源以配租型保障房(主要是城中村改造房)、配售型保障房、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体,约占90%,以保障广大普通市民的住房需要。


其四,资价之元气


——深圳是中国内地仅次于北上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城市;


——2014-2023,年均本外币存款总额净增1万亿,去年13万亿;


——房地产开发贷与购房贷总量及占比都在全国最高之列;


——新房二手房因金融杠杆原因房价高企,近两年来下跌幅度较大;


——化债减负成为两年来深圳房企及按揭购房居民的第一要义;


——房产仍属核心价值资产品类,尤为双核(核心城市、核心地段)。


结论:深圳钱多、房贷高、债务压力大、暴雷频,目前在大举化债减负,房价也基本下探到位。未来将进入攻守平衡阶段,政府在经历过疫情夺钱战后,将稳步盘活财政,银行不缺线,多数房企稳守钱,居民持续提前还贷,但总量在下降。新形势下,房企和居民新贷一族将涌现。核心地段的资产价值与价格仍具保值增值前景。


其五,政策之元气


——全国供需关系已发生重大改变,深圳市场及政策不会例外;


——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管制性政策未来将基本退出楼市;


——主流政策体系正由管控向松绑乃至无管控方向推进;


——未来将针对保障性住房推出一系列对应性扶持及监管政策。


结论:未来两三年内,原有管控性政策几乎将全部退出商品住房市场,不是“松绑”,而是“无绑”,因为“绑”已进入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状态。针对仍然处于困境中的商品住房体系,会有阶段性特殊性扶持政策出台,而体系性、制度性政策,包括扶持性和监管性政策,将全盘导入保障性住房。


上面谈及的主要是涉及深圳楼市的元气,其实,深圳的元气是多方面的,这些强大的元气客观上支撑着深圳经济和社会的稳健成长,也支撑着未来深圳楼市的健康发展。我简单列举一些重要的元气表现:世界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城市、全球最具科技竞争力的城市、全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中国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全国人均地均产能最高的大城市、中国30年来出口第一大市、2010-2020人口净增713万,全球城市第一、2023年本外币存款13万亿,全国第三、现常住人口1800万,未来将突破3000万、2022年GDP3.2万亿,超过广州香港,列大湾区首位、有红本房者不到30%,全国大城市唯一、被国家列入全球标杆城市,全国唯一,等等。


我谈到了深圳的元气,深圳楼市的元气,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深圳楼市目前处在多年来发展底部的严重困难,房企和市民的债务压力,这看上去十分矛盾,但仔细想想也完全合理。无论是外部的大环境,还是内部潜伏的问题,都在这几年内集中爆发了,问题压着不曝光,反而迟早要出大麻烦。所以,眼下的关键是,找准问题的关键,实施对症下药,力求全面、深度解决困局。


目前深圳房地产和楼市正在探寻恢复元气之路。可以说,深圳整体经济仍然领先全国,楼市底蕴仍然强健,在供需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的背景下,深圳房地产正在大力推进双轨制,商品住房的发展正在稳步回归商品属性,而政府把重心放在了强化保障性住房以及城中村改造的发展上,以满足广大普通市民的居住需求。


1月4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是深圳贯彻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工程”中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这两大工程的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它关乎到深圳1000多个城中村内31.9万栋建筑、500多万套住房在拆除新建、整治提升和拆整结合等三种方式下,涉及现有800多万城中村居民居住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城中村环境、功能和面貌全面改造的重大问题,影响极其深远。这件超级大事启动于2024年,这预示着,2024年将成为深圳城市升级以及房地产和楼市迈向新时代的重要年份。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