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买房这个隐匿的坑,很多人都在犯


最近有几个咨询,通性都是咨询远郊/非核心区的品质楼盘,被对应的低容积率、小区品质所打动。有预算400、500万的,也有700、800万的。

 

品质这东西, 有时是一个隐匿的坑;细想想挺可怕,今天来说说问题出在哪里?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软文的三板斧

 


软文有时候是割韭菜的利器,惯用的三板斧:规划、品质、企业背书

 

1.规划


买房跟着规划走是大家的共识,这东西不一定能兑现,但可以成为了卖房人说辞与利器。


割韭菜一茬接一茬


可怕的是有些盘想画饼自身都没有,还要去蹭饼,但还是有人会买单

 

2.品牌背书


也属于惯用手法,这个不仅割刚需,有时也割身经百战的豪宅客。

 

3.品质


 这张牌常常很好使且隐蔽,因为很多科普告诉你买房要注重品质;人追求好的生活体验的本能也助推掏荷包的冲动

 

当一个盘主打品质,大概率区域前景黯淡,先天不足,没啥好讲;当出生改变不了,就只能改变自己,打造品质——有时候是权宜之计,价值点总是要有,要不怎么卖房?

 

这种盘大抵有两类:

一类是错配盘,讲情怀

一类是远郊/非核心刚需盘,讲梦想

 

细思近期公明、沙井、石岩、龙华等区域的一些盘,是不是同一个味道?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品质的坑

 

以前段时间软文满天飞的石岩某楼盘为例:

该楼盘是本土算是品质开发商开发,打的是项目自身的品质牌;蹭的是西部和大宝安的热度;还有南山的通勤。

 

楼盘先天不足,片区历史包袱重,现有城市界面差,教育及商业配套等也没有什么能拿出来说的,过往及未来也都是小透明的存在。二手房市场,石岩一直都属于深圳最不活跃的片区,倒数的那种;规划概念倒是有点,但宝安主要精力不在这儿,即使摊大饼,摊到这儿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且即使摊到这儿,改变也是道阻且长。

 

打动购房者的是还不错的户型、楼盘的品质,离地铁口不远的通勤,虽价格没什么倒挂,但门槛不算高。

 

但购房者忘了一点,买外围区域除了受制于MONEY的不得以外,还要蓄势,为了下次的改善尽可能的积累一些筹码。当未来前途渺茫,现在基本就是未来;


买外围,核心是买未来,买以后变好的预期,是以时间换空间


买错了,买房≈亏≈未来换不起

 

构筑美好理想家的场景,为的是击中“我想有个家”这个穴位打品质牌,用“包装”掩盖缺点,触发人感性的那一面,女性及新手很容易入坑,不知不觉或后知后觉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问题出在哪?

 

品质本身是很重要,它是楼盘价值的稳定器,上述问题出在顺序搞反了

 

举个典型案例——东部华侨城天麓


东部华侨城天麓于2007年开售,2009年就卖到了近13万元/平;曾连续2年入选“中国十大豪宅”。

今年6月12日,天麓一房产被第6次拍卖,原业主购入价约1079万元,如今558万依然流拍,不仅买房人血亏,连银行都由债权人变成了房东。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若论品质绝对不输,曾多次上榜专业榜单;

有天、有地、有海景的大house,又是多少人的终极梦想?

 它输在了什么?远郊、没落的区位以及商业、教育、通勤效率等配套资源。

 

很多人把它当做豪宅坑的典型案例,但你有没有想过,类似的错误很多人都在犯,只是冲击力没有那么大,损失总金额没那么多,话题性没那么强,没成为典型案例,还很隐性

 

 

买房子向来买的都不是钢筋水泥,买的是附着在房子之上的资源:区位、教育、交通、商业稀缺等,要不怎么会有有的房10万都卖不出去,有的房上千万还要抢?

 

品质固然重要,但有前提,前提就是上述的基本素质:要么过硬,要么现在虽不理想,但有未来;脱离了这些讲品质,就如空中楼阁

 

品质有时候是把镰刀,割的往往是那种没有实战经验和相关房产知识的刚需。


而这部分人又是最最需要买对房的人,因为安全垫还不够厚,容错率低

 

愿你不要掉进这个隐蔽的坑,被楼市薅了羊毛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