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房贷利率降了,背后是什么逻辑?

1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 为3.7%,5年期以上LPR为 4.6%,相比12月LPR分别下降10个和5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5年期以上LPR自2020年4月以来的首次调整,而5年期以上LPR与房贷利率密切相关。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于是,这也就意味着,时隔近2年之后,房贷又降低了。到底是什么信号?对楼市有什么影响?

 

01.


我们先分析当下的市场状况 ——

 

本轮楼市,从上升逆转到下跌,根源在供给端,而不在需求端。因为,不久前市场还很火爆。2021年8月31日,广州发布热点区域96个小区二手房参考价格;9月18日,厦门调控新政,要求5年限售、“认房又认贷”;9月份,苏州、沈阳等地,都在严打市场交易乱象。

 

市场突然下行,是2021年国庆后,深圳某房企突然表示,有一笔美元债还不上了,之后引发的一连串违约,这些大家都知道了。如果复盘之前的政策,就会发现,8月5日在部署下半年的调控时,提出“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查购地资金来源,这是供给端出问题的导火索。

 

后面也就是一连串的、此起彼伏的风险事件。


传导至需求端,表现为10月份以来,楼市严峻的信心损伤,从银行到购房者,再到开发商,全链条的。用重要会议的话来讲,就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10月份开始,政策纠偏集,需求端按揭贷款正常化,部分地方政府托底;供给端满足开发商合理融资需求。

 

最重磅的,就是12月20日央行、银保监发布文件,支持优质房企收并购出险企业的项目,地产并购专项贷、专项债出炉。


02.


但目前看,见效的是需求端。10-11月份,楼市需求开始回升,央行近期的发布会也突出了这一点,但纾困供给端的效果并不好。比如,给予厚望的“收并购”并未明显落地。1月6日建行行长在(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后)答记者时称:“建行近期暂未遇到这方面信贷需求”。

 

从央行发布的贷款总体需求数据看,2021年四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7.7%,比上季度下降 0.6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 44.4%,比上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即便多数开发商缺钱,但相关贷款需求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开发商忙着应对债务风险,应对“保交楼”,忙着降价促销,资产打折处理,拿地和开工的积极性自然就下降了。

 

12月份,开发投资降速从-15.6%扩大至-24.1%;开工从-21%扩大至-31.2%;土地购置从-12.5%扩大至-33.2%;开发商资金来源从-7.0%扩大至-13.9%。1月9日,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降至0。供给端继续“被冲击”,传导至需求端就是,楼市需求的可持续性变差。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跌幅都在扩大。住宅销售面积同比跌幅从11月的-16.3%扩大至-19.4%;销售金额从-17.2%扩大至-19.6%。反馈至贷款上,12月居民信贷整体回落,居民贷款3716亿元,同比减少1919亿元。2022年1月1-14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4.9%,景气度仍然处在2012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未出现春节前回暖的迹象。


03.


供给冲击和需求收缩,在楼市形成了循环。70城新房环比指数,10-12月连续三个月保持在-0.3%的跌幅水平上,比2021年三季度明显扩大,也就是,在夯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的主题下,开发商缩减拿地、开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继续降价促销,变现资产,加速回款。

 

问题是,开发商在表外负债、受限资金和真实盈利能力披露方面存在缺陷,暴雷将开发商无序加杠杆、地产金融化的问题大白于天下。信息不透明,信心屡挫,项目普遍“超融”的情况下,优质民企和国企央企不敢接、不愿接,甚至可能接不起,导致变现资产回款的渠道受阻。


而且,对暴雷开发企业抽丝剥茧,发现挪用、套取预售资金的普遍性,本来进监管账户的预售资金,成了开发商加杠杆、多元化投资的融资工具。当“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上升为楼市的主要任务以后,地方政府必然会强力监管预售资金,确保项目顺利竣工交付。

 

对接盘侠来说,接这样的项目,很不划算,不如去招拍挂拿地,那里有干净的地,价格还便宜。这就导致,供给端问题解决,面临着无解的困境:外部没有输血的资源(市场化了,政府也不能拉郎配);内部销售遇到巨大的困境,购房者不愿意购买出险企业的新盘项目。


04.


企业自救能力不足,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降价促销,这就导致了“供给冲击-需求转弱”的负面循环,并传递至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导致行业全链条的下行。要斩断这一循环,关键是供给端要“止血性”的修复,稳定住土地市场、稳定住终端的价格信号,从而修复需求端。

 

解决供给端的问题,管理层一再强调,要夯实企业自救的主体责任。也就是,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问题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当民企的资本化、泡沫化的运营逻辑,旁氏的经营模式被曝光以后,市场对民企开发商的信心普遍比较差,企业自救的难度比较大。


政府能做的,就是降低LPR,创造市场基本面预期好转的大环境,稳定商品房销售规模,稳定土地市场。行业基本面好转了,一方面优质企业参与收并购的意愿提高了;另一方面,销售顺畅有助于“保交楼”。所以,近期国家发改委发文,抓住春节契机,促进住房消费。

 

对于收并购出险地产项目的,预售监管资金也可以灵活一些。总之,房贷利率下降通过打开了,但主要目的还是“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不要把LPR下降看作刺楼市。5年期LPR不只是针对楼市的。当下,实体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足,中长期贷款利率也需要下降。

 

国民经济大棋中,楼市是一个重要的棋子。对楼市而言,这时候的定位是“稳定,不要添乱”。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