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自己人生的半径——半生回顾
行走,看别处的风景
历事,丰富自身阅历
盘点,反思,自省,
都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
90年代中考,初中班主任建议我报考中师,理由是农村家庭的孩子,读中师毕业出来工作,工作稳当又能帮扶家庭,没
有比这更好的路了。
我想了想,似乎确乎如此,于是采纳了。
但中师毕业意味着回原籍,就在镇上范围内那巴掌大的地方教小学,我不甘心。
年纪不大,没到过县城以外的地方,父母见识有限,但我心里就是有一个宽广的世界,那个世界很模糊,我对它的认知极为有限,甚至并不清楚它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中,但我很坚定,我不甘心读书毕业回到原点,是的,我不甘心。
于是,我在填报中师的时候,填报了外语专业(那个年代,初中才开始设外语课,填报外语,意外着至少不用回村小)。——但这个专业分配给我们县的招生人数是个位数。
班主任替我忧心,说你报个普通专业十拿九稳,但你报外语有点悬,虽然你外语学得很好,但名额太少。
我内心坚定,没改动。当然班主任不知道我心里藏着一个宽广的世界。
●
放榜后,我刚刚好落在我填报的那所中专师范计划招生人数外一名。——跟前一个入围的差额以0.0几的级别计。
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的。但我心里却有莫名其妙的轻松感。
然后我以超出县城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小有优势的成绩上了高中。
再然后顺理成章地,寒窗苦读进了大学。
●
高考填报志愿,家族亲友对这一块并无所知。我只能听任自己发挥。
不懂,去问班主任。我那即将退休的班主任,年轻时在武汉求学,——他是把自己人生的半径画出了省内的人,——就结合他个人经验给我分析了一通。
可以就近在省内,但内地高校读书氛围好些。看你个人选择了。
我一琢磨,我毕业终究是要回到广东工作的。赴外地求学,借此机会走出去看看我心中的那个大世界?
久经斟酌,我在志愿栏里填下了北外、北广(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的外语、传媒等专业——没填省内。
弱势学科数学大大拉了后腿,我的实力终究还是没能撑起我的野心……
但这不妨碍我踏踏实实地地度过了大学四年时光,带着足以傲视绝多数同侪的、优异的专业成绩毕业离校。
●
面临就业选择时分。市区某单位向我伸出了橄榄枝。
彼时在县城移动公司上班的婶婶向市区的同事打听,了解市区的工作环境、薪资水平……并给出建议,去试试。
于是我去了。当然也毫无悬念地入职了。——其时一位远亲长辈在市区工商银行任职。他也认为可行。
但,我是不甘心的。——外出求学多年,回到市区上班,相当于我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上。
●
跟我同时入职的,还有一对从京城高校毕业的、来自北方的校园小情侣。男生是山东人,女生是山西人。
那个女孩只跟我玩,我也只跟她玩。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总感觉他们应该不会久待。我也不会。只是我们都不谈论,彼此心照不宣。
我隐隐约约地感觉,他们心里也有一个大世界,至于那个世界是哪里,我不知道。
我心里的那个世界依然模糊,但偶尔会呈现出一个类似于海市蜃楼般的轮廓。
为此,我一直不涉情感。——落地生根,婚姻家庭,足以把一颗不安分的灵魂捆缚住,灵魂被招安,在我,这是无法想象的事。
但同事们总是热情地为我张罗。——她们是不知道我心里有个世界的。
唯有某上司,他时常带着审视的眼光,似乎在研究我。
若干年后,那对情侣果然离开了。送别宴上,那位上司带着酒意,对我说,某某啊,我知道你也是留不住的,唉,这里庙小啊,……
我忙笑着接话,怎么会呢?他们是回去他们的山东老家,而我老家就在这呢!
嘴上如此说,但我心里有点打鼓,——眼光确实毒辣啊,这位上司不愧长年身居高位,是真正有着识人之智的!
●
再过后不久,我说服了能说服的长辈亲朋,不顾说服不了的 的劝阻,孤注一掷,裸辞,来了深圳。
几个同在市区上班的闺蜜兼老乡,还有高中同学,——他/她们中绝大多数是从省城高校毕业后回去工作的,纷纷带着祝福,来送别,同时又对我的裸辞和未卜的前途忧心忡忡。一一安慰他/她们时,我只说了一句,等着我的好消息。
●
然后,深圳,我来了!
一路走来,以及深圳十年,说不上是什么浓墨重彩的人生,但也是稳扎稳打、可圈可点了。
至此,我已经把我人生的半径,从小山村画向了县城,画向了大都市,虽然期间打了个拐,画回了市区,但终究还是画向了一线——当初那个懵懂小姑娘心里模糊不清的大世界,大致即是如此。
我的灵魂已靠岸,抛锚!
●
至于来深后的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搁笔,回顾就到此为止吧。
但我成长的故事,一直在续写,不会到此为止!
都说,孩子很难走出父母认知以外的路。
其实,成年人也很难走出自己认知以外的路。
有的人似乎确实如此。
我相信,我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