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11楼thanks孺子牛的发言:所以呀,人一定要在工作之外培养兴趣爱好,这个兴趣爱好随时可以当另一份职业。当工作出现异常时,可以随时弥补工作带来的损失。
我刚来深圳时在深南电路,那是深南电路在华侨城,工作就像木偶人。下班就经常去罗湖书城学电路设计,2年时间积累下来,可以应聘硬件工程师。然后,就果断辞职了,干了硬件。干硬件过程中发现,干软件比我工资高,郁闷。又每天下班偷偷去学软件。3年下来,软硬件都可以干了。又果断辞职干了软件。一干就是11年。那是37岁了,发现这行吃青春饭呀,又得开辟新战线,首先想到就是学医,西医不行,只能跟着老中医,一有假期就全国各地拜访寻找老中医,找了2年,没找到一个合适可以拜师的。又转战到易经了,哈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迷信,现在一路走来,发现易经的逻辑性不亚于高等数学,当然那种通灵人除外。易经这样行业坑蒙拐骗太多,唉,大部分都是江湖派。真正厉害的高人,大多都被有钱人圈养了。不太会赚取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钱。
发现写着写着写跑偏了,不写了,就这么多。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24楼楼主的发言:谢谢,现陆陆续续已办离职的听说赔偿都没聊到2N,不过那都是较年轻的同事且已有找到下家了……
现HR方面并不着急要求走人,明确表示你可以耗着,但每天必须正常打卡考勤,下月也不会再给发绩效奖金,只会按上次签的合同薪酬发最低工资了。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31楼长安居大不易的发言:这种公司和HR就比较无耻了。要么妥协个赔偿,要么提被迫离职。但被迫离职赢了也就是N+1,这就是这种公司的算盘。
还有个恶心公司的做法,提在职仲裁。公司不发绩效是要有根据和规则的,故意不安排工作,不发绩效,属于变相非法待岗,逼迫员工离职。具体要看企业是不是确实经营困难,而不是什么一句降本增效就能得到法律支持的,正规的停工停产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要审批备案的。
可以申请在职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劳动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引用11楼thanks孺子牛的发言:所以呀,人一定要在工作之外培养兴趣爱好,这个兴趣爱好随时可以当另一份职业。当工作出现异常时,可以随时弥补工作带来的损失。
我刚来深圳时在深南电路,那是深南电路在华侨城,工作就像木偶人。下班就经常去罗湖书城学电路设计,2年时间积累下来,可以应聘硬件工程师。然后,就果断辞职了,干了硬件。干硬件过程中发现,干软件比我工资高,郁闷。又每天下班偷偷去学软件。3年下来,软硬件都可以干了。又果断辞职干了软件。一干就是11年。那是37岁了,发现这行吃青春饭呀,又得开辟新战线,首先想到就是学医,西医不行,只能跟着老中医,一有假期就全国各地拜访寻找老中医,找了2年,没找到一个合适可以拜师的。又转战到易经了,哈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迷信,现在一路走来,发现易经的逻辑性不亚于高等数学,当然那种通灵人除外。易经这样行业坑蒙拐骗太多,唉,大部分都是江湖派。真正厉害的高人,大多都被有钱人圈养了。不太会赚取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钱。
发现写着写着写跑偏了,不写了,就这么多。
引用thanks孺子牛的发言:所以呀,人一定要在工作之外培养兴趣爱好,这个兴趣爱好随时可以当另一份职业。当工作出现异常时,可以随时弥补工作带来的损失。
我刚来深圳时在深南电路,那是深南电路在华侨城,工作就像木偶人。下班就经常去罗湖书城学电路设计,2年时间积累下来,可以应聘硬件工程师。然后,就果断辞职了,干了硬件。干硬件过程中发现,干软件比我工资高,郁闷。又每天下班偷偷去学软件。3年下来,软硬件都可以干了。又果断辞职干了软件。一干就是11年。那是37岁了,发现这行吃青春饭呀,又得开辟新战线,首先想到就是学医,西医不行,只能跟着老中医,一有假期就全国各地拜访寻找老中医,找了2年,没找到一个合适可以拜师的。又转战到易经了,哈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迷信,现在一路走来,发现易经的逻辑性不亚于高等数学,当然那种通灵人除外。易经这样行业坑蒙拐骗太多,唉,大部分都是江湖派。真正厉害的高人,大多都被有钱人圈养了。不太会赚取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钱。
发现写着写着写跑偏了,不写了,就这么多。
引用33楼密斯特P的发言:国企靠单纯的市场垄断,缺乏技术创新,依靠全国人民的税金补贴混日子,裙带裙带关系严重……希望借这一波无差别危机清洗掉本不创造利润的国企。为民企腾出空间。
本言论不针对楼主
查看全部引用楼层引用37楼楼主的发言:本来不想说详情的,但现在还是一吐为快!
本人入职10年后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后来恰逢公司转型有幸公司领导赏识授权开辟新的业务领域,该领域从无到有(拟订管理制度、调研制订服务价格及管理服务商、报表生成以及系统后台维护、培训新人等等)全部业务由我主导完成,业务运作5年来不断为公司带来丰厚创收…
今年年初因我老母亲感染风寒肺炎住院,家里又无人照顾,我只能请假陪护,当时公司业务全部由我带出的1名年轻最得力助手主导,有些棘手的问题便由我用电话和网络协助解决,当时我也担忧助手应付不过来,所幸直到我返来上班都平安无事。
接下来就是由于后疫情经济衰退影响,今年初公司就大张旗鼓实行减员优化人员策略,本来我认为这种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起码暂时不会吧,据我所知公司第一批次就通过终止合同、协商离职、提前办理内退、转岗等方式优化了200多人。后来可能我的主管领导认为我的助手可以独挡一面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助手是我主管领导的亲戚),就在上周的时候,主管领导突然约谈我说了做好离职的思想准备,我们已是第二批次的优化对象了,他们的理由就是我年纪偏大了,不再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还说这已是不可逆转的安排,保不准明年的优化对象就是他自己了……我当时真的感到震惊,就是有种卸磨杀驴的悲哀!
坦白说,我离职后我们这片领域肯定会发生问题,当然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也无法预测,这好象也已经不是我考虑的问题了,毕竟是大公司,总是会有人来解决问题,就是即使造成相关损失,对于相关领导来说也不会轮不到他个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