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高三成绩差,找线下补习老师,网课,还是读高考冲刺封闭学校呢?


高三成绩差,找线下补习老师,网课,还是读高考冲刺封闭学校呢?



最近有家长找我们咨询,说孩子成绩总分410分,数学基础差才60分,现在高三上学期快结束了,之前也有报过网课没什么效果,孩子学习态度还行,学校是普通高中,师资力量也不行,现在想给孩子提分,不知道是报线下补习,还是报封闭的冲刺培训班!


我们建议是不要脱离学校全天报课,周末或者平时晚上不去上晚自习可以出来一对一补课,不要报大课,没用的了,高三已然成年,能不能成行不行他心里有杆秤,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网课和冲刺大班都不行,他缺乏基础和自律,像网课以及大课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道题比较简单,有问题的举手,没问题就跳过”,成绩不好又比较shy的学生好意思举手吗?

这个时候的一对一就比较好了,不管是大学生一对一还是专业老师都可以的。



都说不上辅导班,全靠自学,你相信吗?我自己和身边几乎所有清华的同学都是,认识都北大同学也基本都是。说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真相,其实学霸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研究”,哪怕是个人都知道的很基础很简单的知识,也是“研究”远大于“学习”。

所谓的“自学”其实是“自研”。具体来说,很多人以为的“学习”是死记硬背一堆课文和公式的文本,然后再原封不动地背出来,记忆力是最重要的,就跟古装剧里古代人摇头晃脑地背圣贤书一样。

大错特错!真正的学习其实是“研究”,记忆力根本不是关键,主动地思考和分析才是关键,需要主动地用脑子与思考和解析。通常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或者字母,需要用十几页的文字去详细地界定和描述。
主要包括: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所描述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跟实际现象的对应关系,以及精确地把这个概念跟其他概念区分开来的边界,还有完整而不是残缺地包含全部内容的边界。理解概念公式中的逻辑关系,基本的有因果关系、对立关系、互斥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互有交叉、有共同原因、导致共同结果等等。

识别出跟这个概念公式规律对应的具体情形。能够从具体的事物和想象中,识别出学习掌握的概念公式,特别是要能指出跟概念公式中的每一个字词、符号、算符所对应的具体对象和现象规律。

把多个概念公式联系在一起,通过前后衔接、同时成立、非此即彼、有我没他等等方式,推导得到出新的结论和公式。很多学霸自己还没学到就能提前推导出课本里的一些公式,因为逻辑的路径是确定的,最难的是从0到1,从1到100其实不难。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我出来兼职高中数学老师的第一年,曾经帮助一个一模45分的孩子,二模直接提到了91分,但是再往上就很难了,我总结的原因如下:

1、他似乎心事重重的。一般成绩提升非常快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学习上唯一,或者说大部分的阻力,都来源于自己,自己不怎么想学,成绩就上不去。所以只需要题高他们的兴趣,然后配合一定的方法,让他们爱上数学,那成绩提升几乎是必然的。但这个孩子除了自身学习的动力外,似乎还受到很大的压力。

有次上课,孩子来了后,直接眼里噙着泪,开始说起了自己的家庭,说起了他跟他母亲相互之间的小心翼翼,他说他理解他的母亲,他平时表现得很大条就是为了不让他妈妈担心,但是自己的压力真的太大了。

由于我是刚开始兼职,所以这件事给我带来的震撼同样非常大,但我却无能为力。我只能静静地听孩子讲完他的经历,和他一起等待着空气中的荷尔蒙慢慢散去,等待着那股少年的热血、冲动、不甘、纠结慢慢平复,开始这一堂的数学课。

2、他痴迷押题。不知道他们的这条惯用路径是怎么来的,似乎和他们中考成功的案例有关。这个小孩初三中考前一个月,出去全托冲刺后,发现进步非常明现。但高考,特别是现在的新高考地区,押题和沉迷押题必然是浪费时间,比如号称每年都押中第一道集合题的某位著名老师一样,这样的押题只能是贩卖焦虑。

但18岁的少年啊,他们这个年纪,特别坚信自己相信的事,所以我无法劝说,只能假装一道道重要知识点,是来自我的押题。

3、他时常气馁。那是2022年新高考结束后的模考,光怪陆离,很多题目连我们老师之间都要讨论良久,所以他在明明已经掌握这类题目中档题考法时,仍然会掉入模考的陷进,一次又一次。这不怪他,他抱着拳头往上冲,却被现实一次次打脸。他没有做好失败管理,他简单地把知识点分为,我会的,和,我不会的,但是高中的知识点早已编织成网,砸下来时,他无处可逃。典型的就是有个知识点,关于向量三点共线拉玛那+μ=1那个充要条件。

2023年的模考,一模填空题第二题那个考法,那届学生只有一个从小在学而思集训队的孩子做出来了,用的还是学而思的方法(也是时代的眼泪了,好像他高一左右的时候,双减关掉的,现在似乎有重生迹象)虽然在说我的学生,但其实里面是很多人的影子。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