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同款被7号下午“最新高精制导武器”击成重伤的?(附高考每门预估分数)
既然第二场考试挨了重击(单科比隐约的预期低了约20分),接下来的第三场稳住阵脚不再挨揍就成了保守又理所当然的选择,但事实是高考靠的是临场判断和发挥,就这样,本来(如第二场不挨揍)能拿80到85分的第三场,又由于不敢闯不敢冲少拿5到10分。
总结下来,当前的高考,拼的是积累、心态外加运气。
9号晚餐时孩子隔着听筒都能看到同校老同学(也是非重点班的)狂喜:数学估分125,总分570到580,而高三下学期以来这位老同学数学稳定地比他低一点(之前大多数时候比他高一点),总分稳定地比他低30-80。不过这位老同学上高中后一直坚持课外补习数学,难道这就是他高考数学(在我们看来)稳定发挥的原因?学生们都是通过做题来体会知识点的结合或融会贯通或创新的,只能说遇到考题的大变动,我们这种从不课外补习又没能在高考中的那1个多小时里找对知识模块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的,客观上成了精准打击对象。接下来高三会是双休,如果你是身处大城市的家长,如果你家孩子读的不是前几大,不在前十几大的重点班,你会不慎重考虑要不要请一对一吗?毕竟只要做过了两三道知识结合点相似的题,那孩子在考场上精神都会为之一振,立马十几分的差异就可能出现,如果算上后续考试信心上的加持,那谁还敢说刷题不好?!
或许是受到了刺激,本来都跟我坚持不估分直接等25号公布的孩子,当晚复盘全部6场考试,估分语文115(左右),数学105-110,物理75-80,英语130-135,化、生赋分后加总170(左右),这样总计595-610。作为家长我是感觉对得住他一年多来的认真劲了,但他自己估计是第一次真切体验何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