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退学的案例更让人心碎,不知道那个回家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那一屋子的眼泪也是一家人19-20年的努力啊!
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81楼邯邯的发言:刚刚在港中深听宣讲,一个实验的孩子给大家讲高一如何藏手机,如何找手机,如何跟爸妈斗智斗勇,高二高三怎样搞竞赛逆袭,以及大学如何又一次打游戏影响学业,被教授警告,终于醒悟回归。不要以为手机是罪魁祸首,其实,如何激发学习的动力,培养自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吧。
另一个退学的案例更让人心碎,不知道那个回家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那一屋子的眼泪也是一家人19-20年的努力啊!
引用74楼涛涛布决的发言:楼主看重的是表面数据,深中更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高中阶段开始自我管理,自我探索,正当时(从逐渐远离父母,就应该开始自我成长了)。
高中阶段出情况的孩子,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模式是否适合孩子个性),孩子,家长以及亲子关系都有关。
强压(严管)之下问题可能暂时压住了,孩子带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到大学,即便孩子通过自我成长能够自愈(这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也还是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差一点的,大学里出了问题,家长鞭长莫及,也收不了场;最坏的一种情况,强压下高中阶段问题就爆发了,家长无可奈何。这么大孩子了,出了情况都不是给个糖能解决的,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
也曾问过自己内心,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其他往后靠。
深中有很多孩子熠熠生辉,孩子想汲取正能量,处处可见。
深中的自由也是规则下的自由,迟到两分钟,老师也会批评的。
深中内部,孩子多数低调。
至于宣传时的高调,也是必须的,毕竟生源对于学校来说是最重要的。关键一点,深中宣传实打实,不会搞挂羊头卖狗肉,诱骗之类。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84楼972000xuxuan的发言:不对,深中一个代码,给初中孩子提供了更多上四大的机会, 这才是负责任的表现,你难道不知道深圳中考也是地狱级的卷吗,至于高中以后怎么样,自己努力才是第一位的,其实大学也一样,按你说法,为了对学生负责,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是不是应该本校少招点人,然后剩下的搞个二级学院来招生呢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87楼楼主的发言:此四大还是彼四大吗?引用84楼972000xuxuan的发言:不对,深中一个代码,给初中孩子提供了更多上四大的机会, 这才是负责任的表现,你难道不知道深圳中考也是地狱级的卷吗,至于高中以后怎么样,自己努力才是第一位的,其实大学也一样,按你说法,为了对学生负责,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是不是应该本校少招点人,然后剩下的搞个二级学院来招生呢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86楼楼主的发言:深中的顶尖学霸很优秀,我个人感觉比其它学校的学霸更有思想、有激情;虽说这些特质来自于天赋,并非学校给予,但深中确实是最适合他们的。没有说深中的管理方式错误,只是说在扩招之后,原来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于2000这个数量级。也许帖子里的深中家长孩子都是中等及以上,可我见过孩子深中三年最后考了四百多分的家长,这种父母的心痛也应该体会。引用74楼涛涛布决的发言:楼主看重的是表面数据,深中更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高中阶段开始自我管理,自我探索,正当时(从逐渐远离父母,就应该开始自我成长了)。
高中阶段出情况的孩子,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模式是否适合孩子个性),孩子,家长以及亲子关系都有关。
强压(严管)之下问题可能暂时压住了,孩子带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到大学,即便孩子通过自我成长能够自愈(这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也还是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差一点的,大学里出了问题,家长鞭长莫及,也收不了场;最坏的一种情况,强压下高中阶段问题就爆发了,家长无可奈何。这么大孩子了,出了情况都不是给个糖能解决的,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
也曾问过自己内心,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其他往后靠。
深中有很多孩子熠熠生辉,孩子想汲取正能量,处处可见。
深中的自由也是规则下的自由,迟到两分钟,老师也会批评的。
深中内部,孩子多数低调。
至于宣传时的高调,也是必须的,毕竟生源对于学校来说是最重要的。关键一点,深中宣传实打实,不会搞挂羊头卖狗肉,诱骗之类。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89楼972000xuxuan的发言:第一,你怎么就咬定这些考分低的学生,在其他学校一定会考得高? 第二,当年指标生政策,一半学生都是降低最多20分录取,加上深中指标生多,可以预见深圳这些指标生的整体质量可能低于实验,加上二类招生100多人的影响,有可能深圳入校的平均中考分低于实验引用86楼楼主的发言:深中的顶尖学霸很优秀,我个人感觉比其它学校的学霸更有思想、有激情;虽说这些特质来自于天赋,并非学校给予,但深中确实是最适合他们的。没有说深中的管理方式错误,只是说在扩招之后,原来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于2000这个数量级。也许帖子里的深中家长孩子都是中等及以上,可我见过孩子深中三年最后考了四百多分的家长,这种父母的心痛也应该体会。引用74楼涛涛布决的发言:楼主看重的是表面数据,深中更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高中阶段开始自我管理,自我探索,正当时(从逐渐远离父母,就应该开始自我成长了)。
高中阶段出情况的孩子,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模式是否适合孩子个性),孩子,家长以及亲子关系都有关。
强压(严管)之下问题可能暂时压住了,孩子带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到大学,即便孩子通过自我成长能够自愈(这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也还是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差一点的,大学里出了问题,家长鞭长莫及,也收不了场;最坏的一种情况,强压下高中阶段问题就爆发了,家长无可奈何。这么大孩子了,出了情况都不是给个糖能解决的,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
也曾问过自己内心,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其他往后靠。
深中有很多孩子熠熠生辉,孩子想汲取正能量,处处可见。
深中的自由也是规则下的自由,迟到两分钟,老师也会批评的。
深中内部,孩子多数低调。
至于宣传时的高调,也是必须的,毕竟生源对于学校来说是最重要的。关键一点,深中宣传实打实,不会搞挂羊头卖狗肉,诱骗之类。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不知道用啥名的发言:搞竞赛逆袭?请问港中深也有竞赛保送名额吗?引用81楼邯邯的发言:刚刚在港中深听宣讲,一个实验的孩子给大家讲高一如何藏手机,如何找手机,如何跟爸妈斗智斗勇,高二高三怎样搞竞赛逆袭,以及大学如何又一次打游戏影响学业,被教授警告,终于醒悟回归。不要以为手机是罪魁祸首,其实,如何激发学习的动力,培养自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吧。
另一个退学的案例更让人心碎,不知道那个回家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那一屋子的眼泪也是一家人19-20年的努力啊!
引用972000xuxuan的发言:第一,你怎么就咬定这些考分低的学生,在其他学校一定会考得高? 第二,当年指标生政策,一半学生都是降低最多20分录取,加上深中指标生多,可以预见深圳这些指标生的整体质量可能低于实验,加上二类招生100多人的影响,有可能深圳入校的平均中考分低于实验引用86楼楼主的发言:深中的顶尖学霸很优秀,我个人感觉比其它学校的学霸更有思想、有激情;虽说这些特质来自于天赋,并非学校给予,但深中确实是最适合他们的。没有说深中的管理方式错误,只是说在扩招之后,原来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于2000这个数量级。也许帖子里的深中家长孩子都是中等及以上,可我见过孩子深中三年最后考了四百多分的家长,这种父母的心痛也应该体会。引用74楼涛涛布决的发言:楼主看重的是表面数据,深中更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高中阶段开始自我管理,自我探索,正当时(从逐渐远离父母,就应该开始自我成长了)。
高中阶段出情况的孩子,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模式是否适合孩子个性),孩子,家长以及亲子关系都有关。
强压(严管)之下问题可能暂时压住了,孩子带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到大学,即便孩子通过自我成长能够自愈(这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也还是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差一点的,大学里出了问题,家长鞭长莫及,也收不了场;最坏的一种情况,强压下高中阶段问题就爆发了,家长无可奈何。这么大孩子了,出了情况都不是给个糖能解决的,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
也曾问过自己内心,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其他往后靠。
深中有很多孩子熠熠生辉,孩子想汲取正能量,处处可见。
深中的自由也是规则下的自由,迟到两分钟,老师也会批评的。
深中内部,孩子多数低调。
至于宣传时的高调,也是必须的,毕竟生源对于学校来说是最重要的。关键一点,深中宣传实打实,不会搞挂羊头卖狗肉,诱骗之类。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94楼阳光总在风雨后v的发言:不要混淆录取“控制线”和实际“录取分数”两个概念引用972000xuxuan的发言:第一,你怎么就咬定这些考分低的学生,在其他学校一定会考得高? 第二,当年指标生政策,一半学生都是降低最多20分录取,加上深中指标生多,可以预见深圳这些指标生的整体质量可能低于实验,加上二类招生100多人的影响,有可能深圳入校的平均中考分低于实验引用86楼楼主的发言:深中的顶尖学霸很优秀,我个人感觉比其它学校的学霸更有思想、有激情;虽说这些特质来自于天赋,并非学校给予,但深中确实是最适合他们的。没有说深中的管理方式错误,只是说在扩招之后,原来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于2000这个数量级。也许帖子里的深中家长孩子都是中等及以上,可我见过孩子深中三年最后考了四百多分的家长,这种父母的心痛也应该体会。引用74楼涛涛布决的发言:楼主看重的是表面数据,深中更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高中阶段开始自我管理,自我探索,正当时(从逐渐远离父母,就应该开始自我成长了)。
高中阶段出情况的孩子,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模式是否适合孩子个性),孩子,家长以及亲子关系都有关。
强压(严管)之下问题可能暂时压住了,孩子带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到大学,即便孩子通过自我成长能够自愈(这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也还是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差一点的,大学里出了问题,家长鞭长莫及,也收不了场;最坏的一种情况,强压下高中阶段问题就爆发了,家长无可奈何。这么大孩子了,出了情况都不是给个糖能解决的,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
也曾问过自己内心,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其他往后靠。
深中有很多孩子熠熠生辉,孩子想汲取正能量,处处可见。
深中的自由也是规则下的自由,迟到两分钟,老师也会批评的。
深中内部,孩子多数低调。
至于宣传时的高调,也是必须的,毕竟生源对于学校来说是最重要的。关键一点,深中宣传实打实,不会搞挂羊头卖狗肉,诱骗之类。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90楼楼主的发言:这话就有点搞笑了😂引用89楼972000xuxuan的发言:第一,你怎么就咬定这些考分低的学生,在其他学校一定会考得高? 第二,当年指标生政策,一半学生都是降低最多20分录取,加上深中指标生多,可以预见深圳这些指标生的整体质量可能低于实验,加上二类招生100多人的影响,有可能深圳入校的平均中考分低于实验引用86楼楼主的发言:深中的顶尖学霸很优秀,我个人感觉比其它学校的学霸更有思想、有激情;虽说这些特质来自于天赋,并非学校给予,但深中确实是最适合他们的。没有说深中的管理方式错误,只是说在扩招之后,原来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于2000这个数量级。也许帖子里的深中家长孩子都是中等及以上,可我见过孩子深中三年最后考了四百多分的家长,这种父母的心痛也应该体会。引用74楼涛涛布决的发言:楼主看重的是表面数据,深中更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高中阶段开始自我管理,自我探索,正当时(从逐渐远离父母,就应该开始自我成长了)。
高中阶段出情况的孩子,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模式是否适合孩子个性),孩子,家长以及亲子关系都有关。
强压(严管)之下问题可能暂时压住了,孩子带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到大学,即便孩子通过自我成长能够自愈(这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也还是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差一点的,大学里出了问题,家长鞭长莫及,也收不了场;最坏的一种情况,强压下高中阶段问题就爆发了,家长无可奈何。这么大孩子了,出了情况都不是给个糖能解决的,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
也曾问过自己内心,孩子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其他往后靠。
深中有很多孩子熠熠生辉,孩子想汲取正能量,处处可见。
深中的自由也是规则下的自由,迟到两分钟,老师也会批评的。
深中内部,孩子多数低调。
至于宣传时的高调,也是必须的,毕竟生源对于学校来说是最重要的。关键一点,深中宣传实打实,不会搞挂羊头卖狗肉,诱骗之类。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引用61楼楼主的发言:“深中上限高,实验下限高”算是公认的了,但掩盖了扩招之后深中的问题。一方面扩招后深中网罗了更多顶尖生源,包括竞赛、高考、艺体,另一方面耽误了不少好苗子。听深中的一些家长和学生说,第一届的省班高考全军覆没;而平行班呢,每个班有十个上不了本科的。我自己听了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消息不实,欢迎纠正)。这种数量级的高中,只有军事化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才能让步调基本一致,自由松散会让很多学生掉队。
其实深中最负责任的招生方式应该是分两个代码,既提供了优质学位,又能科学分区,便于管理。当初一个代码招生是出于好意,不过客观上造成了培养不到位和生源掠夺。
引用不知道用啥名的发言:请问这个宣讲是现场的还是线上的?有回播吗?如有,能否悄我地址?非常感谢!
如果是现场的,请问是在深圳吗?是几号举办的宣讲?非常感谢!引用92楼邯邯的发言:他强调的是高一不爱学习,净打游戏了,需要和家长斗智斗勇,藏手机,找手机。高二发现喜欢了数学竞赛,高三开始又要用高考成绩走高考,他没介绍竞赛的最高成绩,只是强调起点很低,感觉除了数学其他几门都没学过。应该是正常录取的,裸分还是综评也没说。
这孩子应该是学院很重视的,才安排单独介绍经验,前途不可限量。搞过数竞大学专门学数学,应该很幸福吧。引用不知道用啥名的发言:搞竞赛逆袭?请问港中深也有竞赛保送名额吗?引用81楼邯邯的发言:刚刚在港中深听宣讲,一个实验的孩子给大家讲高一如何藏手机,如何找手机,如何跟爸妈斗智斗勇,高二高三怎样搞竞赛逆袭,以及大学如何又一次打游戏影响学业,被教授警告,终于醒悟回归。不要以为手机是罪魁祸首,其实,如何激发学习的动力,培养自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吧。
另一个退学的案例更让人心碎,不知道那个回家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那一屋子的眼泪也是一家人19-20年的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