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究竟该不该转去国际学校,什么时候转?
从小一直有浓厚的英语原版书阅读习惯,英语遥遥领先,并且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也遥遥领先。具体体现为五年级时就在某国际著名跨学科比赛获得华南区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四,个人科学单项第一,个人历史单项第四,出题、答题语言是英语,这项比赛一般都是国际学校的初中生参加(贝塞思、培侨、QSI等)。而这些学科他在自己学校是没有开设的,所以全靠平时自学以及自己看原版教材。语言类的标化考试、考试技巧虽说是他的弱项,但第一次参加DET考试,裸考也搞了个120分,相当于雅思7分,其中听力、口语135分,相当于雅思8分。还有其他辩论、演讲奖项也不罗列了。
现在问题来了,以上种种,在公立体系是一点便宜也不占的,公立体系是不考这些玩意的,虽说公立体系到了初中后也会有物理化学历史之类的,但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前面提到的优势也起不了大作用。至于英语优势,也是基本不存在的,因为初中阶段英语很简单,考试也很简单,所以他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如果粗心一点,有可能学校考试或中考反而还不如一些英语水平远远比他差的女孩子。
数学,不是奥数的料,所以没去卷奥数。但学公立体系内的东西还OK,认真考有时还可以在班级前三。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语文,虽然他从小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但绝大多数都是英语,中文书看得并不多,听有声书也绝大多数是英语,前两年也听过中文的四大名著之类的,但今年开始就没怎么听、看了,假期有看中文必读书。作文还阔以,虽然好几次被班级、年级选拔了,但其实错别字还挺多(可能阅读量上去了,虽然是英语的,但基本作文的思路、结构、逻辑还是相通的。
现在问题来了:
继续公立体系卷,他的种种优势都不占便宜,到了初中,有可能他的优势项目都要暂停,专卷中考了,除此以外还要专门提高他的做题能力、熟练程度和细心程度。如果初中他的潜力得到发挥,能考上四大的国际部就最理想,再不济,8大也阔以。
如果走国际体系,初一或初二就让他考贝塞思或深国交之类的优质国际学校。但以这几年国际学校频频暴雷、优秀外教流失或交了高额学费上网课的形势来看,这好像也有一定的风险。
出国读高中?“口罩”原因不用想了。
但最终,本科肯定要去X帝上的,去批判一下他们的堕落和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