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要进场了吗?
近期,房地产有一种论调,即定向的资源对接,解决楼市难题!
比如,黄奇帆提出,房价下跌30%的时候,政府直接进场扫货,做保障房。
比如,广州推出“房票”,把旧改拆出来的需求,导入商品房市场。
比如,央行设立“1000亿贷款支持计划”,支持租赁企业统购存量房源。
这么做的逻辑,能讲得通。既然国家要发展保障性住房,要搞旧改,要发展规模化租赁,而市场上有大量的存量资源待消化。
而且,这两年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这个时候“国家队”进场,既能解决房源的问题,也能解决楼市库存的问题,还能稳定资产价格,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从2021年底开始,增量需求对接存量资源,国家一直有相关的政策。比如,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出险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股权;比如,近期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文件,创设“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购买存量资源)”。也有地方政府收购商品房项目做人才房。
但是,都没有形成可观的大宗操作!
从政策层面来讲,始终强调的一点是“市场化、法制化、商业可持续”,也就是自主自愿。问题是,当市场上资产包的卖盘太大、太拥挤,当资产价格还在不断下跌,或有浓重的下跌预期。当头上悬着保值增值、资金平衡、事后审计以及廉政高压之剑,实际行动变得很难了。
如果有个别项目落地,那也是对城投、国企项目的定向纾困。比如,近期广州荔湾区旧改房票安置,就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拆,将拆迁需求导入到本地、本市国企、城投的在售项目。显然,现在国企、城投承担着史无前例的重任,稳增长、稳楼市、惠民生,需要这样的定向对接。
即便如此,也很难大规模推进。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购买-持有-运营”是长周期的行为,期间面临着两头挤压,或者说“双杀”:一是资产价格在持有期继续下跌,二是运营收益在期间也会下跌。最典型的就是,近期一线城市二手住房价格和住房租金“领跌”的现实。
对于国家要打造的房地产新模式,比如近期特别强调的保障性住房,只能在商品房市场(旧模式)的边上另起炉灶,按照新的打法,打造一个新的供需平台。比如,土地划拨供应,建设资金靠PSL、专项债、银行低息贷款等,以“成本+微利”的形式卖给新市民和年轻人。
这样的产品,价格可能只有市场价的1/3-1/2。这样做,能极大地降低建设成本,满足新市民、年轻人对“低房价”的诉求。重要的是,能实现资金平衡,让新模式可持续地进行下去。盘活市场存量在售在建项目,姑且不论能不能确保交付、配套能不能到位,成本能控制住吗?
再说,该收购谁的项目(被收购的企业,老板开心、对手羡慕,“终于解套了”,可以全身而退了),收购价格怎么定,收购资金从哪里来,能否避免其间的风险等等,这些硬伤都无法解决。
因此,“新模式另起炉灶,旧模式搁置处理”,这是新旧模式转换的必然选择。当然,对于旧模式,也不是置之不理,任其骤跌下去,而是以托一托的形式缓冲下跌的进程。
也就是,不要下跌的太快,让新旧模式转换痛感小一点、平稳一点。所以,现在二手房交易的摩擦(交易周期、成本)越来越大,不动产越来越“不动”了、越来越成为“冻产”了。当交易对手越来越少,资产只有标价(橱窗的价格),没有实际成交价,或大幅折价才能找到对手。
其实,“房住不炒”,早在2016年就提出,2017年写入十九大,每逢重要场合都要唠叨一次,可谓“仁至义尽”。但资本的逐利性裹挟着资本往地产市场中涌去,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笔在后,到那个份上怪不了谁了。大家都是基于成年人判断的独立主体。
可能结局就是,资产价格停留在高位,多数人停留在“我有高价资产”的念想中。于是,旧模式文火慢炖,风险慢慢释放。不知不觉中,旧的褪去,新的到来。其实,也比较快了,2016年提出租购并举时,多数人不当回事。现在,长租蔚然成风,首次买房年龄已接近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