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三个不低于”,能否扭转房地产融资形势?

01


这几天,几乎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关心“白名单”和“三个不低于”。“白名单”,直观理解是:上了这个榜单,可能就安全了;上不了,可能就被市场淘汰了。“白名单”就是免死金牌了。因为,债务违约风险开始蔓延至稳健经营的房企,有了白名单,相当于风险阻断。


怎么落实“白名单”呢?那就是“三个不低于”。现在的形势是,所有银行都不愿给民营地产贷款。从银行个体来说,这是理性选择,因为要避险。但加总起来,就是集体非理性了。债务偿还与房子交付集中到期,正是用钱的时候,销售屡屡下跌,又遇上银行集体惜贷。



风险能不扩散吗?


客观来讲,目前房地产信贷市场失灵了,银行对风险的担忧,并非基于某家企业或项目的判断,而是行业判断。用银行的话来讲,房企普遍奉行“三高”的经营模式,高负债是铁定的,而且不管怎么尽调,也搞不清他们有多少债务,实际偿债能力如何。稳健的企业也不例外。


一家银行公司部的经理称,民企开发商普遍存在多头融资现象,都要靠信托、私募等非正规渠道来借钱拿地,拿了地还要融开发贷,还要拖欠供应商货款、让施工单位垫款建房。债务交叉在一起,任何一个地产项目都很难实现资产独立、负债独立,很难实现项目资金封闭运转。


过去经常出现的教训是,突然冒出一个债权人查封、划扣本项目股权或预售资金,银行贷款成了不良资产。而且,越是优质的项目,越容易出现“超融”,越可能被其他债权人查封或划扣预售监管资金。总之一句话,按银行现有的风控模式,很难明显增加对民企地产的贷款。


再说,销售回款不断走低的情况下,现在看销售资金似乎能覆盖未来债务偿还,但未来可能不一定了。



同时,保交付是第一位的,当销售下滑到一定程度,可能保交付都不一定够,银行债权只能靠后了。现实中,住建为保交楼、银行为保债权,二者抢预售资金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02


近期,多家银行召开房企座谈会,会上表态积极,比如坚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部署房企债券承销和投资,授信协议,通过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流动性等。能否转化为贷款,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银行投放信贷、承购债券,属于外部输血。企业风险着陆、持续运营,不能只靠外部输血,关键还是自我造血。前期大规模投资、开工,现在到了交付和还债的时候,需要大量资金。某稳健房企称,正常运转的支出至少每月需要130亿的销售回款来支撑,而现在销售下探至100亿。



若未来还是这种状况,而交楼是首先要保障的,对金融机构来说,此时投入贷款,能有保障吗?金融机构之所以有所有制歧视,并不是针对某家民企,本质上是对行业旧模式的风险担忧。简单讲,高利润的诱惑下,很多开发商都想高周转、加杠杆。所以,必然出现过多负债、表外负债。


过去房价上涨、购房踊跃时,这种模式对资金链和偿债的考验被掩盖。现在,商品房销售开始下行,而过去高举高打(多拿地、多开工、少竣工)到了偿债、交付用钱的时候了。可恰恰,这时销售回款下降了,加上风险开始暴露,银行不愿意再像过去那样,没有顾虑地“喂钱”了。


不管是“白名单”还是“三个不低于”,尽管有助于避免个体理性(规避风险)导致集体非理性(系统性风险),但行业模式和信用问题不解决,不能强行把马拉到河边,并强制其喝水。笔者推测,座谈会上谈笑风生,各种表态都会有,会后也有授信、协议、新闻通稿等。


但是,能实际落地多少贷款呢?


当下,最迫切、最应该解决的是,先建立基础性制度和信用制度,修复信用、信任和信心的问题。比如,规范房地产企业财务行为和信息披露,让金融机构搞清楚实际债务情况,杜绝项目之间资金流入流出的交叉,要确保项目之间、项目和集团之间债务和债权独立性。


项目的销售资金要完全用于该项目交付和债务偿还,实现资金闭环运行,杜绝出现因其他项目债务、纠纷,导致本项目资产或资金被冻结、被划扣。如果出现类似问题,该企业永久不得进入信用融资市场。有这样的可置信的威胁,倒逼企业规范信息披露、树立有债必偿的规则。

 

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怎么建立信用关系呢?


03

当下,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何银行集体“惜贷”?背后其实是房地产整个行业的行为“集体异化”,也就是大家集体“三高”(高负债、高周转、高成本),集体追逐那段狂飙时期独有(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的“地产红利”,导致一些优秀的地产企业也陷入债务违约。


所以,从2021年下半年恒大违约开始,一直到现在的2年多,整个行业开始进入风险暴露期,或者说为高举高打的旧模式“买单”的时期。这个风险暴露什么时间结束?不得而知,至少今年和明年依然如此。这也就是央行行长潘功胜所言的,房地产正在寻找新的均衡。



既然的风险暴露期,也就不奇怪,为何银行集体“惜贷”!


疑惑的是,在没有发生西方式经济危机、信贷紧缩的情况下,照理说不可能大面积出现企业普遍债务违约的情况。而且,企业家个个身经百战,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几十年,对市场敏锐信息的把握,对商业密码的洞察,对风险挑战的预见,对政策的分析判断,没有谁比他们更精明了。


那么,为何中国的地产企业家集体性判断失误、决策失误,并一个接一个地陷入经营困难、债务违约,甚至要被市场出清的境地呢?近期,孙立平老师的网文《集体误判:在扩张与收缩之间》给出解释,即影响中国地产市场的,不是西方式的商业或信贷周期,而是政策信号。


但不像市场信号简单明了,政策信号抽象模糊,心思和经历在企业和市场上企业家难以摸透,多数企业家对政策理解不到位。而且,政策鼓励或默许下大家蜂拥而上,当市场下行、企业困难时,就会集体下赌注:政策不会不救助、“大而不倒”,而这种赌注的逻辑在过去屡屡兑现。


由此,也就衍生出“这一次也一样”的直观判断。但问题是,微观理性往往导致宏观不理性。宏观上积累的风险大到国家无法仍受(系统性风险、脱实向虚),而企业家一般不会关注后者。


事实上,地产与土地财政、地方经济绩效密切相关,没有哪个行业比地产更加接近政策。就笔者接触的地产商,没有一个不钻研政策,都认为地产旧模式(比如“三高”)有大风险,为何地产企业还趋之若鹜呢?主要有两点,一是已进行风险隔离,二是追逐稍纵即逝的红利。


04


所谓风险隔离,就是每一开发项目,企业投入的自有资金非常少。比如,10亿元的土地价款,开发商只拿5000万,买地款主要靠信托、私募、基金子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等提供的前融。开发项目的建安投入,基本靠施工单位带资进场、拖欠供应商货款以及预售款等。


房子开始销售了,首先收回自有资金,投入下一个项目,他还会关心本项目后续销售和交付吗?当然不会。既然做了风险隔离,甚至无风险,开发商就敢用最大的杠杆去博收益。杠杆越大,少量的自有资金收益率越高,但这种高杠杆带来的风险,却不用企业家来承担。


而且,企业家内心很清楚,这种红利并不是月月有、年年有的。一方面,没有谁比身在局中的他们更知道其中的乱象之严重、风险之大;另一方面,他们也懂得,如此操作必然带来政策的强力抑制。但风险能做到有效隔离,最佳选择就是将旧模式的红利尽在最短时间吃光喝尽。


旧模式的红利非常简单,就是杠杆、预期推动下的房价上涨,带动进一步加杠杆、进一步的预期乐观,反过来会裹挟更多主体进入市场,然后形成下一个循环。这种红利轻易可得、如此诱人,必然产生示范效应,本来安分守己、经营稳健的企业也追逐旧模式,可谓有样学样。


当大部分企业都这么想、这么做,个体理性必然导致集体非理性,也导致调控政策疾风暴雨,而且多个大招叠加在一起,比如“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资金穿透监管。很多企业家抱怨,不该一下子出这么多硬招,导致市场大起大落。但事实上,不这么做,还能怎么样?


如果还意图保持平稳过渡,政策慢慢加码,根本无法抑制微观套利的冲动,而加总起来的宏观风险会更大。对这个套利的逻辑,金融机构心知肚明,但利益诱惑下,当然选择徜徉其中。当进入下半场的风险“暴露期”,对于深知旧模式不靠谱的银行来说,自然就选择“惜贷”自保。



对于银行“惜贷”问题,早在2022年就出现了,当年11月份发布的“三支箭”,已经对地产信贷、债权、股权等融资,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对房企发债增信、并购上市开闸、“尽职免责”等,这些都是力度非常大的政策,但依然无法缓解惜贷的态势。


因为,风险正在释放中!


11月2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香港金管局—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讲话中提到,“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转型之路。”


对市场走势,潘行长说:首先,对新房的需求在下降;第二,地产市场在城市间呈现分化态势;第三,城市化脚步继续,需求从新房转向二手房,租赁需求不断增加。对风险溢出,潘行长说,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贷款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外溢可控。


言下之意,不要担心地产风险。从“白名单”到“三个不低于”,市场对中央放开手脚救市的期望再次强烈,潘行长的话,相当于给市场泼了盆冷水。救了危机中的房企,需要释放新增产能为救助买单。问题是,商品房需求下降了,特别是新房下降了,新增产能怎么消化呢?


有人问我,那怎么办?


12月4日,潘行长在权威媒体撰文:主动适应我国房地产重大转型,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新模式,针对工薪阶层、新入户、新市民等中间群体,这个群体上车了,楼市体量才能稳住。


风险才有对冲、消化的机会!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