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图书馆北馆开馆,湾区书城主体封顶!深圳已是图书馆之城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深圳两座图书馆传来新进展!
12月28日,深圳图书馆北馆正式开馆;同日,湾区书城主体建筑正式封顶,书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前海城市新中心,又被称为“湾区之眼”。
目前深圳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总数量1086所,其中实体图书馆768家,自助图书馆307个,这个总量已远超东京、纽约、洛杉矶等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可谓是“图书馆之城”。
1、深圳图书馆北馆正式开馆
12月28日,深圳图书馆北馆(以下简称“北馆”)开馆仪式举行,北馆在试运行3个月之后正式开馆。
北馆是深圳首批建设并完工的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位于龙华区,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设计藏书量800万册,提供座位2500个,是集文献收藏、全民阅读、社会教育、思想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意创造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智慧型图书馆。
北馆承担着“一馆一库三中心”功能,既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全市文献调剂书库,也是深圳“图书馆之城”联合采编中心、网络数据中心和文献调配中心。
2、湾区书城主体建筑封顶
历经两年建设、爱阅之城的又一文化地标——湾区书城主体建筑正式封顶。
书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前海城市新中心,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分成南北两区,地上、地下各两层。书城以“双玉盘”为设计理念,又被称为“湾区之眼”。
在露天“屋顶花园”的覆盖下,湾区书城将融入宝安区中央绿轴,成为室内室外贯通连接、人文自然聚汇交融的“公园里的书城”。据悉,湾区书城计划于2024年底全面竣工,2025年上半年开业。届时,这里将为大湾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大湾区地标级文化综合体。
湾区书城是深圳出版集团全力打造的新一代文化综合体。记者了解到,在已有6座大型书城的经验基础上,湾区书城进行了全面迭代升级,突破传统图书大卖场,以书衍射多元主题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复合式文化空间。
为此,围绕艺术、人文、生活、成长、儿童五大主题,湾区书城规划了5大文化主题融合空间:“艺术花园”“人文万象”“无界生活”“成长共创”和“欢乐META”,从美学休闲、科技体验、青少年成长等角度,一站式满足人们的人文精神需求。同时,这里还将建成湾区数字艺术馆、湾区未来剧场以及深港青年艺术聚落,让深港文化艺术在此释放活力、充分交流。
湾区书城建成后将集合世界100多个知名文化IP、引入世界各地优秀文化主理人,定期举办国际艺术展览、艺术表演、先锋文化实验、非遗数字互动展等艺文活动,预计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800场次,为湾区居民奉上永不打烊的文化生活。
湾区书城是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由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深圳出版集团建设运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教育工程管理中心负责全过程建设管理、中建三局承建。
3、深圳“图书馆之城”,公共图书馆总数量1086所
目前深圳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总数量1086所,其中实体图书馆768家,自助图书馆307个,这个总量已远超东京、纽约、洛杉矶等国际化大都市。
如果按照设施平均覆盖人口来计算,深圳每1.63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设施,居于世界前列;每万人拥有馆舍面积约292平米,与世界发达城市不相上下;年度文献购置费将近1.4亿,也可以跟发达国家知名城市相抗衡;电子图书总量已经遥遥领先,表明深圳“图书馆之城”数字化水平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深圳“图书馆之城”2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表格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的“图书馆之城”之所以说是世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中国创造,这是因为在国外还没有找到第二个以“图书馆之城”命名的城市,“图书馆之城”也成为世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国特色最凝练、最集中的表达。
这样的理念、构想与实践,都源于深圳,而且由深圳开始辐射国内,广州、东莞等都开展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实践,目前已经开始辐射到中西部地区。除此之外,如河北省沧州市也提出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构想。
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20年,最突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制,开辟了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促进全体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
如今,深圳做到了1.63万人拥有一家(个)公共图书馆(室),这个数量指标已经达到了当今发达国家城市公共图书馆配置的先进水平。
第二,深圳“图书馆之城”垂直型总分馆制,为深化、拓展和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作出了方向引领。
深圳在“图书馆之城”建设进程中,于2017年开始推动垂直型总分馆制建设,到2022年底,宝安、龙岗、罗湖、盐田等区纳入区级总馆垂直管理的基层图书馆已有146家,作为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重要节点的街道图书馆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已过半数,垂直型总分馆在深圳呈现由点及面的发展态势。
第三,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还体现在新型空间建设与品牌活动培育交相辉映,展现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