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15楼风吹不走的云的发言:哈哈
好真实
5年前
我一个朋友
跟我说要把深圳房子卖了回老家
当时她的孩子正上高中
我对她说了跟这标题一模一样的话
所以她人回去了
房子没卖
刚跟一个上海的同学聊天
他觉得上海在这一轮城市竞争中输给了深圳
是因为去年的口罩事件
深圳的舆论战打得比上海好
我跟他说
本质的问题并不是这个
而是因为深圳优秀的人口结构
让人了解了这个城市的潜力和竞争力
这是北上无法比拟的
年轻就是生产力和消费力
看看非工作日地铁里汹涌的人潮吧引用1楼弯的缶的发言:就算你发感概,一大波吐槽你是中介的人也在赶来的路,说你又在贩卖焦虑。
引用lenser的发言:去上海,去北京,去苏州,去成都不可以吗?为什么一定要来深圳。
引用28楼小伊凡的妈的发言:如果能留在上海还是留在上海,人文,教育,医疗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曾经双城生活的人引用15楼风吹不走的云的发言:哈哈
好真实
5年前
我一个朋友
跟我说要把深圳房子卖了回老家
当时她的孩子正上高中
我对她说了跟这标题一模一样的话
所以她人回去了
房子没卖
刚跟一个上海的同学聊天
他觉得上海在这一轮城市竞争中输给了深圳
是因为去年的口罩事件
深圳的舆论战打得比上海好
我跟他说
本质的问题并不是这个
而是因为深圳优秀的人口结构
让人了解了这个城市的潜力和竞争力
这是北上无法比拟的
年轻就是生产力和消费力
看看非工作日地铁里汹涌的人潮吧引用1楼弯的缶的发言:就算你发感概,一大波吐槽你是中介的人也在赶来的路,说你又在贩卖焦虑。
引用32楼风吹不走的云的发言:从当下来说
肯定是这样
上海的人文气息、文教卫生资源等等
都是深圳的短板
这些没有历经岁月的沉淀是做不到的
这是不必讳言的哈
东方巴黎
肯定不是浪得虚名引用28楼小伊凡的妈的发言:如果能留在上海还是留在上海,人文,教育,医疗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曾经双城生活的人引用15楼风吹不走的云的发言:哈哈
好真实
5年前
我一个朋友
跟我说要把深圳房子卖了回老家
当时她的孩子正上高中
我对她说了跟这标题一模一样的话
所以她人回去了
房子没卖
刚跟一个上海的同学聊天
他觉得上海在这一轮城市竞争中输给了深圳
是因为去年的口罩事件
深圳的舆论战打得比上海好
我跟他说
本质的问题并不是这个
而是因为深圳优秀的人口结构
让人了解了这个城市的潜力和竞争力
这是北上无法比拟的
年轻就是生产力和消费力
看看非工作日地铁里汹涌的人潮吧引用1楼弯的缶的发言:就算你发感概,一大波吐槽你是中介的人也在赶来的路,说你又在贩卖焦虑。
引用36楼楼主的发言:一个唠叨帖还能有这麽多的回应,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了,我觉得大家对这个话题应该是不感兴趣的。
只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我发这个帖子是我有优越感?我那句话体现出来我有所谓的优越感的?各家有各家的生活,只不过我以前只是听或看到这个话题,而又刚好我身边最近有这个实际的案例出现,所以说说而已,我这是贬低了家乡了还是吹捧深圳了?还是我看不起谁不尊重谁了?出口不逊,没礼貌,我只是说了一件事情而已罢了。
姑姑的儿子本来是想广州和深圳两个地方选其一,但他有同学在深圳,而且姑姑也觉得深圳更适合,所以他就来了深圳,在广东的孩子因为有广州和深圳两个一线城市可以选,所以很多人都不会跑到外省那麽远的地方去,除非是那边有现成更好的选择,要不然家长总想孩子不要去太远的地方,这样互相探望也方便,其实我也觉得很多城市都不差,上面有人说的好几个城市我也是一直觉得它们都很好,至于说每个人选择去哪里工作,那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的确不一定是要来深圳,我最近有时晚上十点多坐地铁,发现还有很多人,今年深圳真的感觉又来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