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
今天又收到家里记录的一箱土鸡蛋。这些年的阳春三月,每年都会收到我家鸡鸭司令员叫姐姐给我寄来的鸡蛋。一看到这些鸡蛋,心中便充满了幸福的力量。不管几十岁,有娘牵挂的孩子,便是幸福的孩纸。
很多的时候,总想来用文字记录一下娘亲这一生平凡而又了不起的一生。我不是能信手拈来的写手,情感充沛细腻的时刻,我才能即兴写出几个字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感悟。像现在,有很多的话想描述一下母亲,但又怕描述不好。
鸡鸭司令员,我给母亲起的外号,因为她现在每年就在老家养一群鸡,养一群鸭,每次回家的时候,就看到她拿着一根竹竿吆喝着那群肥硕的鸡鸭去吃食,鸡鸭们跟在她身前或身后,很是听从命令。所以,鸡鸭司令员我就随口说出来了。
司令员生于一九四八年,今年七十有五了,有时满头白发,有时有满头青丝。嗓门偏大,不矮的身材没有太多的脂肪,但又感觉充满了力气,应该是长年累月劳作的成果吧!母亲年轻时吃了很多苦,一直苦到六十多岁。她少年时,兄弟姐妹众多,农民家庭,可想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生活。具体不知,回家偶尔聊起少年时的事情,也是记忆浅浅,没太多感触。
十八岁的时候,大眼麻花辫的妙龄少女,左选右选嫁给了帅气有才的父亲。但是,那时的媒妁婚姻,也会有争吵,更奈的是父亲的心高气傲,怀才不遇的境地吧。反正是普通夫妻间的磨合不断,更多的是生活的柴米油盐的困顿。所以,司令员有时也会开玩笑说说:千选万选,选个漏斗。改革开放后,日子慢慢好转,父亲也英姿焕发,正值当年。但没几年,父亲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丢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刚四十出头大字不识几个的司令员同志。司令员开始了坚强而又心酸的后半生。识字不多,为了生存,为了抚育几个孩子读书长大,受尽多少委屈,多少排挤,多少欺负,黑暗中又流过多少无助的眼泪,还有孤寂。我的娘亲,我一想到这,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哗哗长流。只有经历,才能懂得。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娘亲和我说,她顶着父亲的职在镇里做事的时候,新来的书记要赶她回家,那时九十年代精简下岗。母亲勇敢而又顽强的说,谁让我回家,谁就像我男人一样的结果。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那镇书记没几个月还真的瘫痪中风了。人呀,有时还真不能狗仗人势。我能想象得到母亲那时是多么的无助又多么的坚强。才能有这么大的勇气说出这么狠的话来。母亲白天去上班,做着各种杂活,拿着微薄的工资供我们姐弟读书。下班回来一人干着各种农活,养猪喂鸡种地,尽量给予我们充裕的生活。所以儿时的记忆里,我们没有饿过肚子,也没有缺衣少食。
时光慢慢流逝,到了二千年前后,乡镇经济也慢慢的不景气,妈妈为了买养老保险,微薄的工资每个月就扣除只有几十块钱一个月。没法,妈妈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只好去煤矿挑煤,我们那里煤炭资源丰富,但要人工装车,妈妈就边挑煤装车边料理家里的生活,好几次我回家,妈妈一脸黑乎乎的就着冷茶冷饭,吃到一半,只要听到装车的吆喝声,就立马扔下碗筷,拿着扁担就出门了。那时我们姐妹已成年,但也自身难保,更给不了母亲安逸的生活。有时我都想,妈妈的教育失败,所以我们也没多大出息。只有现在才明白,我对母亲的要求太多太高,她没什么文化,没什么见识,处处收到挤压,夹缝中求生存的一个农家妇女,你还要她能有多少的眼光和见识来指导孩子们的人生呢。
这些年,风也过,雨也过,多少风雨的日子,母亲终于熬过来了。儿女们也人到中年,几十年破败的房子,母亲就一直一个人住在那个小山村里,为我们守住那个家,那故乡的根和风云。终于在前两年,我们姐弟一起为母亲换上了新房子,让她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更是让我们漂泊的心有一个安稳的去处,娘在,家就在。苦尽甘来,母亲脸上的笑容舒展了,闲云野鹤的做起了鸡鸭司令员。然后,让我们做起了让人羡慕的孩纸。
鸡鸭司令员最经典的一句话,娘有爹有不如自己有,老公口袋都要隔只手。教我们做女儿的一定要自强自立。然后又说,一个家赚钱还是要靠男人,又教我们温柔贤惠,相夫教子。我的娘亲呀,你现在就是我心中的女神了,说出这么经典的话来! 别的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坚韧,顽强,自立,吃苦耐劳,尽力去爱着孩子们,这些品质我从你身上学到了。也希望能把这些品质传给我的孩子们,再加上勤奋,好学,读书,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
鸡鸭司令员,你现在在家里还好吗?想你了,我想永远做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