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家见闻记录--再谈城市化与留守儿童
3号上午,刚到站,基本车厢都空了,出战差不多花了半个小时,全部是到我们那个小县城的人们返乡祭祖的。出站之后,满眼的楼盘扑面而来,空空荡荡的。那些孤独的楼盘与返乡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后脊梁都发凉。这么多空房子,加上县城的房价不断下降,以后谁来接盘呢?县城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即使现在在乡下的人们都已经在城里人手一套房了;外地返乡的也基本有房子。看着那些楼盘,和冷清的县城,我突然觉得一顿落寞。
这还只是房子,让我更加心疼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因为我本人父母在我小时候就在外务工,我基本就算是留守儿童,所以看到那些儿童时,我内心是真的很难受。我两个堂兄弟哥哥都外出务工了,将小孩交给了我伯父伯母来带,已经几年时间。4号从乡下扫墓回来去看望大伯父时,只见那几个小孩一起堆在床的角落里,围着手机打闹,嬉笑,对于手机意外的事务全然不关心。伯父伯母也充满了无奈:这几个小孩手机玩的很溜,可是读书就是不行,无论怎么想办法,都没有用。其中一个已经初一了,成绩没有任何起色。伯父伯母只是平静的叙说着,可是我知道,这个时候,小孩需要父母的陪伴啊!看着那些小孩,无助、迷茫、我估计他们在夜里也会怀念父母吧,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
我姑妈带着两个小孩在农村独自生活,我表哥对于两个小孩不闻不问。这次去乡下看到家里的场景时 ,那两个小孩懂事的让人心疼。
在县城,在乡下,有多少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过程在小时候还看不到问题,可是等到他们长大了之后,很多心理问题就暴露出来:自卑、焦虑、抑郁、空虚感。。。我以我亲身经历,感受着那些小孩的无助与空虚,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在哪里?只能是在大城市!因为大人们要去大城市谋生,真的希望大城市可以提供给那些务工者更多的便宜房子、让小孩都有书可以读。让那些留守儿童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即使生活条件差一些。。。
我辈当努力,不让代际悲剧不断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