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部中心三大板块建产业强区!坪山很拼,2035年这样打造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发布了《深圳市坪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公示;公示期30个自然日(自2023年4月27日至2023年5月26日)。
规划显示,未来常住人口规模110 万人,管理服务人口规模130 万人。
产业方面,主要分为三个大板块,一是智能网联汽车板块(智能网联汽车、激光与增材制造、新材料);二是生物医药板块(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细胞与基因、现代时尚);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材料)。
空间发展方面,持续优化城区空间结构,以整体均衡、重点突出为战略导向,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支撑,构建“一核两带四区”的城区空间格局。
居住方面,加大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到2035年新增规划居住建筑面积不低于2070万平方米。增加商品性住房供应,多渠道加大公共住房筹集力度,完善和规范租赁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教育医疗方面,未来将新增幼托学位4.4万座,义务教育学位13.2万座,高中教育学位4.8万座。医疗床位1万床,养老床位0.61万床等。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城区。
到2035年,成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城区。
到2050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的宜居宜业宜游全球典范城区。
城区职能
深圳各区差异化发展,分工协作,共同支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常住人口规模110 万人,管理服务人口规模130 万人。
空间发展格局:
构建“一核两带四区”的城区空间格局
构筑坪山全面开放的区域发展格局,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协调高效的城区发 展格局,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和规划功能分区,为坪山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框架。
区域发展格局
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发展——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拓展国际市场。与港澳地区深度合作, 深入对接港澳所需,加速港澳地区创新要素在坪山的流动。
积极推进深圳都市圈建设——主动融入深圳都市圈“一主两副一极四轴”空间格局,推动与惠州、深汕等区域协同发展。加快 推进深圳东部中心建设,推动发展要素、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和人才东进。
加强市内区际合作发展——与市内各区联动发展。深入落实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各区合理推进产业协作、创新联动、城市共建和民生共享。与市内重要创新节点密切互动,加快科教资源、研发孵化、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流 动,促进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构建创新生态圈。
生态空间格局
立足区域生态安全,统筹自然资源系统保护,构建“一环、二带、三心、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
城区发展格局
持续优化城区空间结构,以整体均衡、重点突出为战略导向,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支撑,构建“一核两带四区”的城区空间格局。
一核为坪山中心,承提深圳都市圈东部区域的产业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两带主要为城市综合发展带和科技创新产业带;
四区主要为中心区、高新片区、碧湖片区、生态片区。
产城:
宜居宜业宜游标杆
坪山是深圳实现居、业、游均衡发展的最佳实践地,2035的坪山将树立新的城市理想,构建新的产城关系,引领新的生活范式。
强产业:
坚持“产业强区”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产业链提质升级,以国家高新区为重点空间,推动“全球研发、坪山转化”,引导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承载区。
坪山未来产业主要分为三个大板块,一是智能网联汽车板块(智能网联汽车、激光与增材制造、新材料);二是生物医药板块(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细胞与基因、现代时尚);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材料)。
居住:
增加商品性住房供应,2035年新增建面2070万平方米
落实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大住房供给规模,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引导居住空间合理布局, 持续提升住房品质,实现“住有宜居” 。
加大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到2035年新增规划居住建筑面积不低于2070万平方米。
增加商品性住房供应,多渠道加大公共住房筹集力度,完善和规范租赁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结合城区空间结构, 引导居住空间合理布 局,加强面向产业的 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供应,促进职住平衡。
持续提升住房建设品质,有序推进城中村微更新,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优化市民居住体验。
教育、医疗:
义务教育学位13.2万座,医疗床位1万床
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推进全面友好型城区建设,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幼有善育 :充分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学有优教 :大力发展优质均衡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高标准推进高等教育建设。
病有良医:全面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
老有颐养:构建与老年人需求相匹配的多层级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深化医养结合。
未来将新增幼托学位4.4万座,义务教育学位13.2万座,高中教育学位4.8万座。医疗床位1万床,养老床位0.61万床等。
建成各类公园100个以上,建设绿道不少于350千米,建设碧道80千米,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8平立实/人。
构筑坪山景观结构
立足生态空间总体格局,挖掘本土资源特色,持续强化“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整体城区风貌, 构塑“三轴、六点、九片”的坪山城区景观结构。
交通:
强化支撑 构建通达韧性城市
打造链接全国,辐射区域的东部门户综合交通枢纽,内外通达、高效一体的综合交 通体系。构建高标准、集约化、绿色低碳、可持续现代化的市政支撑体系。全面提 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城市系统安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赋能坪山区高质 量发展,建设深度感知、互联共享的智慧城区。
提升国家铁路枢纽能级,全面提升坪山与国家重要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可达性。落实联通湾区的城际铁路网络,强化坪山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主要城市中心、重要产业节点、机场港口等重大设施的联系效率。
大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实现坪山站枢纽作为深圳市铁路客运主枢纽之一和东部门户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
将燕子湖站、聚龙站打造为辐射临深区域的重要客运枢纽。
落实国铁、城际轨道网络
3条国铁: 厦深铁路、深汕高铁、深河高铁
2条城际: 深大城际、大鹏支线
“三横四纵”高快速路网络
三横: 机荷高速、西乡-丹梓大道、 南坪—深汕第二高速
四纵: 东部通道、龙坪盐通道 外环快速、外环高速
“六横十一纵”主干路网络
六横: 坪山大道、锦绣东路、金碧 路—兰竹路、新合路—金牛 路、深汕路—东纵路、锦龙 路—比亚迪路
十一纵: 宝坪路、碧沙路、锦龙大道、 马峦北路、龙坪路、荔景路、 兰景路、翠景路、聚龙路、 金联路和丹梓北路
【楼市大事】 所属房网/咚咚找房平台 资讯中心团队原创号,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转公众号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