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直播|深国际万科和雅轩“破译小家的颜值密码”专场分享会

活动主题


深国际万科和雅轩“破译小家的颜值密码”专场分享会

暨《小家,越住越大3》的新书发布会


活动嘉宾


“住商”女神逯薇


活动时间


本周六(11月2日)14:30


活动地点


龙华区民治大道锦尚商业楼1楼 

深国际万科和雅轩体验中心


—直播回顾—


14:35


【逯薇】:感谢和雅轩的邀请,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住”这件事情的理解。


今天一起聊的话题是“家的密码”,刚刚晋一已经对我作了简单的介绍,我姓逯,经历比较简单,03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加入万科,在万科工作了14年,2017年离开万科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016年前后出现了我的第一本书《小家,越住越大》,这本书在当时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之下忽然之间爆火,所以我顺理成章的从建筑师转型为家居作家。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个神奇的转型到底是怎么做到、怎么完成的?先跟大家聊一下我在万科的工作,今天这个场子是深国际万科,周围环绕着我的老同事,非常有亲切感。我在万科工作14年,这14年间我做了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住宅项目。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这是我从谷歌地图截下来的(PPT演示),这几个不同的项目分布在中国不同的省、不同的城市,有一线城市,也有四线城市,这几张图的共同特点是这些都都长成X形,我当时在万科时,这种X型楼被称为“逯薇十字单体”,等会儿大家去沙盘看一看,会发现这个项目的楼也是长成X型。我当时是这种产品的原型负责人,原型负责人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现在要量产一个汽车,比如卡罗拉或跑车,那么这台车一定需要一辆原型车,而我当时就是这一类住宅的“原型车”设计负责人,原型车只有一辆,但一旦上线就会源源不断地再生产。3000万平方米这个数字是我两、三年前离开万科时,这种X单体在南中国建造的面积,过去的两、三年间,这家企业依然还在使用这种“原型车”,不断量产,今天的数据很有可能已经是4000万平方米了。


很多朋友听到这里会说“你以前是不是为开发商工作,为虎作伥,帮助他们攫取最大利润,赚取最高的资金流转速度呢?”我作为住宅设计师在地产界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对于整个社会最负责的产品就是标准化产品。很多人听到标准化就会跳起来说“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矛盾怎么处理?”我想先解释一下住宅是怎么设计出来的,首先它需要规划设计师,其次需要楼型设计师,再接着需要户型设计师,然后需要精装修设计师,由这么长的链条全部串起来之后,才会被盖出来。所谓标准化的意思就是可以有1.0版本、2.0版本、3.0版本、4.0版本,一直到12.0版本,09年我创立X型单体,在我离开万科以前,它已经在我手中整整做了7年、更新了8代。这些住宅最初很有可能只是我手中的一张图,但这张户型图离开我的手,就是1万套、2万套、8万套、10万套、30万套。


作为住宅产品原型设计师,应该说压力是很大的,这么大的压力下,如何才能做出对社会负责人、对居住者负责人的走心的产品设计呢?我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有一个习惯一直坚持下来了,就是入户访谈,2003年我刚工作,当时就接了一个项目,在北京,我和清华大学的朱教授一起合作去探访住在房子里的人,请大家注意,我们看的不是房子,而是家,一个房子只有在住了几年之后才有被入户访谈的价值,全新的住宅是没有意义的,全新的房子体现不出生活的痕迹,也呈现不出居住的矛盾,更加看不到居住者对于这个房子究竟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什么样的设计让他们的生活更便利,又是什么样的设计让他们的生活产生各种不便,所以入户访谈最好居住半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以上,我在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一直在做入户访谈,包括今天,今天我更加自由的以独立身份做这份工作之后,入户访谈对我而言是特别日常的工作方式。比如昨天跟晋一录节目,当晋一提到他自己的新家时,我顺口问“可以去你家看看吗?”把主持人看了一大跳,其实“我能去你家看看吗?”对我而言只是日常打招呼的方式,我见到很多不一样的人,甚至是头一次见面的人,只要在他的言谈中透露出一点“我的小家很有意思哦”,我就会问对方“今天我可以去你家看看吗?”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因为看过这么多有意思的家,所以对于住这件事情,我觉得房子真的很无聊,而家要有意思得多。想象一下,你所居住的小区、户型,如果是一栋100米的高楼,从1楼到33楼,理论上来讲应该是33个一模一样的房子,可是如果你拉开楼上、楼下邻居的门,从1楼走到33楼,会见到33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家。


房子和家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是X型楼型,当我做入户访谈时所拍到的照片,如果你们是这个项目的意向客户或已购房者的话,它和你们的家很接近,是前代产品。第一张图片是在东莞拍的,第二张是在南山拍的,第三张是在长沙拍的,第四张是在泉州拍的,跟你们的家很接近,看这些照片,大家会觉得愉悦吗?不会,看起来每一张都让人很不舒服。比如说第一照片中,行李箱无处收纳,放在柜子顶。第二张图片有各种瓶瓶罐罐,第三张照片中的桌子80%被杂物覆盖,第四张图片淋浴区没有地方放小东西,不得不放在浴缸边上。我在做入户访谈时亲手拍下这些照片的瞬间是非常沮丧的,为什么?你当然可以说房屋设计不够精细,如果设计得很精细,在精装修环节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是不是就能避免类似问题,让居住者过得更好呢?我的回答是:不是。第一张照片中是我04年入户访谈时委托中国当时最大的调研公司零点调研进行调研,图片中这个开柜门的人是我合作很多年的朋友,我跟他一次非常重要的对话就在这个项目附近,深圳万科金域华府,一楼是永和大王,那天我们刚刚完成了对于那个项目7-8户的调研,忙了一整天,我们说要不我们去永和大王喝杯豆浆吧,然后我们俩开始吐槽这两天看过的入户访谈的样本。这位朋友跟我说“逯总,我作为你的乙方,确实想跟你提一些意见,我们拍了这么多照片,我想跟你说1、2、3、4、5、6、7、8条你在下一次设计时应该予以提升,我觉得你们在产品细节上有很多地方需要更新,然后把它做得更好”。我说“如果在以前,我同意你的看法,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我的感觉跟你完全不一样,这个房子尽管从户型到精装都存在不完美的地方,但以当时房地产竞争力而言,给那个房子60分没有任何问题,可是我看到的居住者实际情况是他们把60分的房子住成40分、50分,如果同样的房子交到我手里,我可以住到70分、80分,甚至90分”。在永和大王的交流成为之后我职业生涯转折的非常重要的瞬间,作为住宅设计师,我花14年时间来思考住宅的“宅”,努力推敲更完整的楼型,甚至一个柜门把手都要细细研究,但住宅的“宅”不能替代“住”。


对于居住者而言,当他拿到钥匙,终于交房了,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空荡荡的,你说它是精装房吗?当然是,可是对于各位而言,无论是你在这里买一个精装房,还是到其他社区买毛坯房,拿到手的一瞬间都是空荡荡的,如何填满它?如何在未来很漫长的时间之内跟家人一起住好它?没有人生来就知道如何居住,就如同没有人生来就会在背上背上一个壳叫做“房子”一样。过去的20年间,从1998年房改至今,中国几乎所有居住者都在努力买房,但是到今天,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有房了,即便是没有房,大家也能想象得到在不远的将来是可以拥有房产的,拥有房产之后要怎么样?你真的知道如何将房子住成家吗?


各位或许之前曾经有过很丰富的置业经历,也有可能在此之前住的是公司的宿舍或租来的房子,可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中国的居住者都是非常年轻的,这个年轻不是说各位的年纪轻,而是以中国最好的、最长久的、拥有高水准居住品质的那一代人而言,至今不过才十几年,中国才刚刚完成房子的阶段,而住的阶段才刚刚开启,没有人真正携带着生下来就能把房子住好的那份能力来到世界上。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宅不等于住,从“拥有一套房”到“住好一个家”,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练习的,需要思考才能拥有的一份能力。我看过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房子,5000平米的大宅也看过,而且是房产证面积5000平米,不是“偷”出来的,十几平米的房子我也看过,上亿的房子我看过,二、三十万的房子我也看过,在几百个不同的家中间,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房子本身的价格和居住价值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人以非常昂贵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子,贵买,但是贱住,住得非常非常廉价,完全没有把那个家应有的品质感呈现出来,不知为什么,他把买房视为人生中极大的乐趣,把拥有这份财产作为自己最大的得意之处,可是在拥有之后却没有珍惜它,没有将它变成每一天可以给自己提供能量的高能空间,而是任由它荒废、凌乱、脏乱下去。


“住”这个汉字很简单,一左一右,拆开之后它变成了两个字:主、人。跟房子没有关系,你是否能将房子住好,最重要的在于“主人”,同一套房给不同的人住,有人把60分住成30分,也有人把60分住到90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有智商、有情商、有才商、有逆商,那么住也是需要商的。


2015年在永和大王的那次讨论之后,我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名词——“住商”。很快,我开始在这件事情上尝试,跨过“住”和“宅”之间的不等号,从“宅”向“住”,以我这十几年对于“住”这件事情的专业了解和看了几百个家积累的经验,希望能为中国的居住者而不是买房人做些什么。


很快,这个公式就成为了我最初的最初开始思考一切的起点,房子不等于家,房子+主人的“住商”才等于家。


从房子到家,每一个人都需要跨越这道悬崖,“住商”是横在所有人面前的鸿沟,如果你以自然的方式累积经验的话,会发现根本没有机会支付这么高昂的代价,这不单纯是房子很贵或装修很贵,最贵的东西叫做机会成本,只要住错一次,接下来的5-10年间你就没有机会再去修改和翻身了,即便是在中国过去的20年间房地产交易如此频繁的当下,换房周期也不过才8年一次,在未来,这个时间只会继续变长。深圳的房价从我刚来时的4000元已经涨到均价6、7万,今后也许还会变得更贵,我们的换房周期会越来越长,所以居住的机会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住商”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拥有的,在永和大王之后不久,我在微信公众号“家的容器”中开始写第一篇文章《家的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其实最初选择这一篇也是希望作为一个个体能发出最初的微弱的那束光,虽然当时对于未来没有任何想象,也不知道未来会走到哪里,但非常有序也非常幸运。这篇文章发出去的第二天,深圳“读书会”负责人找到我,说“你要不要来读书会分享你的书?”我很惊讶,我才写了5、6页,哪儿来的书?他送了我三个字:一定能。当时我一直以建筑师的身份工作,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是不是我也能出书,但他给的这三个字“一定能”,某种意义上让我充昏了头脑,第二天我就发朋友圈说“我要出书,谁能帮我介绍编辑?”当时很猛,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畏惧,行事很荒唐。很幸运,三个月之后《小家,越住越大》这本书就被中信出版社立项了,2016年的春天,刚好距离第一篇文章发出事隔一年,《小家,越住越大1》出版,我带着这本书去了深圳读书会,做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分享。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2017年我离开万科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家的容器”,2018年出版《小家,越住越大2》,2019年出版了《小家,越住越大3》。对于当下的出版行业而言,实际上处在非常困难的状态下,中国绝大部分书都只有5000册的首印量,因为5000册很有可能三年都卖不完,卖不完的书被拉回去化纸浆,但《小家,越住越大》第一天就卖了5000册。在你发出第一束光的时候,没有办法想到有一天它会成为很璀璨的光,无数读者看了我们的书,给了我们各种各样反馈,就像一面一面镜子,反射、折射这道光,而这道光最终也能给更多居住者带去更大的温暖。


很多人给我们留言,8月6日前后,我们做了一期征集,“说出你和小家越住越大的故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家的容器”在后台24小时之内收到3000多条留言,而且每一条都长得像作文一样,所有这些居住者告诉我“因为你的书帮到了我们,我和家里在很多细节上本来是有争执的,但我很坚持按照逯薇的想法和建议在我家落地,所以最终做出来之后,当我们搬进去之后,真的感觉这样居住很方便,觉得很幸运,并且也很感恩和你的相识。”我现在随便逛一下家居APP,时不时见到有人在写《小家,越住越大》的笔记,甚至有人在写“照书装修 逯薇同款”,这些不可思议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们走到今天。


这是上个月在深圳书城《小家,越住越大3》发布会,下面是我上周在郑州木色商业中信书店发布会。这张图片是上海地铁上有人在读《小家,越住越大》,我最得意的是这套书的读者不单只是装修人群和置业人群,而是从3岁到80岁的读者都有。我的一位朋友买了《小家,越住越大》送给妈妈,他妈妈发动小区所有跳广场舞的老人一人买了一本,这本书很轻松,很起来很简单,很多人看起来很快,一个晚上就看完了,但每一本《小家,越住越大》都超过330页,《小家,越住越大3》甚至接近400页,如果全是字的话,估计这本书够你啃一两个月了,但因为它图文并茂,所以3岁的小朋友也能读,很多学龄小朋友跟妈妈抢着看,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很乐意翻一翻。


如今这套书很多媒体在介绍时比较喜欢用上面这两行大粗体,一是“国民住商启蒙书”,它是一套关于住商的启蒙书,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的,而是写给每一个普通人的。二是“中国人自己的居住宝典”,相信大家也知道,过去的五年间有大量关于居住维度的舶来理论进入中国,比如“断舍离”、“怦然心动”等等,这些对于居住的理解都非常有价值,但跟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户型、生活习惯未必一一对应。《小家,越住越大》本身是立足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当下大家的需求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它或许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也未必能解决每个人在这个事情上的困惑,但我相信最接地气的家居书非它莫属。


这是上个月的数据,《小家,越住越大》上个月已经破80万册了,这个月的数据应该是90万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19年12月之前我们应该进入百万册畅销书行列。四、五年前第一束光发出时,这些都是不能面向的,我很感恩的是对于中国居住的大时代而言,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居住者热爱居住、关心着自己的家,才能跟我们共同进退,直到今天。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小家,越住越大》目前为止一共有10种不同文字版本,去了俄国、瑞典、西班牙、罗马尼亚,我甚至都不罗马尼亚到底在地图的哪一块,但这本书却先于我而去。过去五年间,有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来到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居住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对亚洲甚至全世界有着强烈影响力的国度,今天我们也可以输出自己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影响着世界上遥远的却居住在小家里的人。这本书的力量很小,但它是我们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强大的祖国所做的小小贡献。


《小家,越住越大》为什么有三本?是因为从第一本书开始它就是沿着“住商”体系来写的,很多读者看了第一本之后就先入为本的认为《小家,越住越大》是一本收纳书,也有人把“收纳女王”这顶帽子扣在我头上,收纳固然很重要,但收纳是第一块拼图,功能是第二块拼图,它们一起构成家的下层——实用,然后拱起家的上层颜值,我们是住在家里,不是住在仓库里,我们需要让这个家有完善的功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轻松,我们也希望这个家有颜值,让我们在其中的日子赏心悦目,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个家跟家人之间心灵互动,弥补每天在世界上受到的伤害,保护我们在家中拥有永恒的爱。


“住商”体系的四要素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核心内容,《小家,越住越大》是黄色(收纳),《小家,越住越大2》是绿色(功能),《小家,越住越大3》是橙色(颜值)。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专门写设计的,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专门写装修的,我写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叫做“家”。


各位可能是购房者或者已经买了这里的房子,我想让大家沿着“住商”体系这套刻度思考、判断一下,看看你未来梦想的家是否真的是一个高“住商”的家,或者你如何将它打造成高“住商”的家。


收纳这个词是一个强痛点,如果在百度输入“收纳”,它会搜出将近一千万个网页,非常花,也有各种各样收纳教主、收纳女神站出来教你各种各样收纳技巧,有人教你丢东西,有人教你叠衣服,有人教你如何用旧牛仔裤改成收纳袋,也有人带货。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收纳已经成为全民痛点的当下,你们在买房和装修过程中一定也非常重视收纳,那么请问收纳到底是什么?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观众】:就是把不美观的东西都藏起来。


【观众】:我比较感性,认为收纳是给物品一个温馨的家。


【观众】:把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位置。


【逯薇】:你们的回答都是准确的,不过我对收纳有一个自己的定义,叫做“用容器高效管理生活”,这里面有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容器,你一定需要一个容器,比如房子是一个容器,房间是一个容器,柜子是一个容器,盒子或袋子是一个容器,这是《小家,越住越大1》中提到的四级容器。第二个关键词是高效。第三个关键词是管理,大家如果在公司有做管理层或被管理的经验,应该知道管理的本质是一门技术,除了技术维度的要素之外,也是一门艺术。第四个关键词是生活,我希望强调一下这个客体——生活,不是物品,你管理的本质是自己的生活,每天的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被组织,它是否高效简洁,每天的生活是否流畅,这才是我们管理的关键,咱们不是仓库管理员,买这么贵的房子不是为了囤杂物用的。


 这四个关键词中,最关键的就是“高效”,把东西放进柜子不叫高效,什么是高效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假设你早上起床,匆匆忙忙准备去上班,正在洗脸,你要用到爽肤水,这里有两瓶一模一样的爽肤水,质地没有区别,品牌也一样,你觉得对你而言哪一瓶可能更高效的管理生活?


【观众】:A。


【逯薇】:为什么?


【观众】:翻盖的,省时间。


【逯薇】:女士们的回答非常精准,果然有生活经验。A和B的区别,如大家所说,最核心的差异就是盖子,一个是上翻盖,一个是扭盖。如果从A瓶中倒出爽肤水,这当然是收纳,因为你要先拿出来,甚至还要把盖子盖回去,一取一放就是收纳最典型的动作。这个瓶子是用来管理爽肤水的,爽肤水是生活的一部分,爽肤水是液体,也是一种物品。从A瓶中拿出来只需要一个动作,只需要一只手,而从B瓶中拿出爽肤水需要两只手以及或几个动作。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各位可能觉得这个案例很简单,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简单案例的背后已经有一些人整整研究了一百年,虽然现在很多人说日式收纳很厉害,但其实收纳真正的起点来自美国,一百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跟夫人共同研究了一套学问,叫做“加尔布雷斯动作经济学”,用来管理流水线上的工人以最高效的方式制造出产品,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不要有复杂的动线,能用一只手完成的绝对不要用两只手,能用一个步骤的绝对不要用两个步骤,能一下子弄完的千万不要两下子,能只用手的就不要用胳膊,能只用胳膊的就不要用腰和腿,他做出了七个动作配比,而只用一只手完成的就是A瓶爽肤水动作,动作等级最低,也是最高效的管理方法。


 一说起收纳,如果你被盒子、箱子带着跑偏了,一说起收纳,你似乎把它理解为在每一个不同的空间有大量的物品,每一种都有特殊的收纳手法,那你就如同掉进了题海,永远爬不出来了。对于收纳这件事情,我最反感的就是收纳术,中国人说“术、法、道”,术是最末流的东西,术之上是法,法之上是道,为什么用道可以解决,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术呢?收纳不是让每一位居住者成为很勤奋的人,天天叠袜子,收纳一定要足够懒,因为懒是符合人性的。关于管理这件事情,关于人体工学这件事情,一百年来已经有一系列学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到底怎么才能让人变得更懒,需要花六步才能完成的叠衣服的方式,正常来讲每年在我家只会出现一次,就是换季的时候,平时肯定是挂起来,越简单越好,步骤越少越好,能动用的身体力量越小越好。为什么厨房要多装抽屉?因为装了抽屉就不用弯腰,如上吊柜有条件就要上拉呢?因为拉起来之后它在最舒适的高度,不需要搬梯子。复杂的收纳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一时兴起把家里搞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那就要看它能维持多久了,如果你的收纳设计不符合家人习惯的话,可能一两个礼拜都是往长里说了。


给大家看两个有意思的案例,这是万科研发的经典户型,这个红圈大家可能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我把它跟当年我还在万科时的上一代产品做个比较,这两个户型高度接近,细节不用看,只看这两个圈,它的区别在哪里呢?早年的产品,这个地方是墙,而另一张图中这里打了个X,也就是说这里是收纳柜。早年当大家做干湿分区的干区时,最习惯的手法是做一个C型墙把洗面台包起来,现在更科学的做法是把100宽的墙变成200或250,你只需要加一丁点就能把以前没有任何功能的侧墙变成侧边柜,这个侧边柜很小,也很薄,只有600宽,深度250以下,但这个薄薄的、窄窄的、高高的柜子却是特别喜欢囤货的卫生纸、纸尿裤最理想的收纳空间,因为离得近。刚刚读者也说到收纳一定要尽可能放在使用场所附近,能便利地拿取、使用,这样才符合人偷懒的特征。大家看了这个图觉得不以为然,挺容易想象的呀,不就是在洗手盆边上打一个侧柜嘛。再给大家看看以前这些东西放在哪里,这些图片都是我入户实拍的,这张照片是北京大兴的,这些东西放在客厅大柜上,第二张,这些卷筒纸放在厨房吊柜,上面是卷纸,下面是粉丝,第三张是把卷纸放在儿童房衣柜,第四张的卷纸也是被放在厨房吊柜。如果没有设计和考虑在卫生间附近就近提供一个浅而薄的柜子收纳这些卷纸的话,它就会被洒落在这些跟卫生间毫无关系的空间里,当你要使用它的时候,哪怕只是简单更换卫生纸,都需要从A房间跑进B房间,踮脚上到吊柜的上层拿下来,再更换,这是非常糟糕的收纳,是跟懒完全唱反调的,在这样的家里,收纳是不可持续的,无论当时女主人一时兴起把家里打扫得多么整洁,很快一切都会乱回来。


再看看这两个红圈之间的差异,作为产品研发人员,这么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到底在哪里得以体现?尽管我已离开万科多年,我依然对同事们在这些细节中所做的小小的创意和研发感觉骄傲,为他们喝彩。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再看一下功能,假设你要为家里的老人房买一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请问选哪一把?每一把都不错,你要告诉我选那一把、为什么。


【观众】:第一把椅子的扶手比较高,老人身体比较虚弱,可以便于站起来。


【观众】:我选C,把手比较舒服。


【逯薇】:我来公布答案,第一位朋友懵对了,但理由错了,A、B、C三把椅子的区别肯定是扶手,这三把椅子的靠背撑托力有区别,按不是致命的。A椅子有一个特定的叫法,叫做“半扶手”,它只有一半的长度,前面没有扶手,因为老人起来时不像年轻人一下子就起来了,他要先把腿挪到外面,而这个地方没有扶手,让他在坐着的时候把一条腿偏出来,然后再利用另外一条腿的力量站起来。对于年轻人而言,坐下、站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动作,对于一定年纪、腰腿不好的老人家而言,功能就变得如此之重要了。谈到住,很多人都会想到我要买个房子,重新装修,也有很多读者读完《小家,越住越大》之后大喊上当,说应该早点看,没有机会再装修了。其实“住”这件事情,哪怕在一把椅子中都能体现出极高的“住商”。这种被称为“半扶手”的椅子是专门提供给75岁左右老人使用的,再早之前,他可能用不着这个椅子,用B或C椅子就可以了,但75岁之后他没有办法完成直接站起的动作。住并不简单,功能很复杂,有空间的功能,厨房有厨房的功能,卫生间有卫生间的功能,功能还有设备的功能,买一个扫地机就能解放双手,功能还有用户功能,老人的家和孩子的家,女人在一件事情上的需求和男人是不一样的,功能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大家更轻松,它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家,越住越大1》、《小家,越住越大2》、《小家,越住越大3》中都渗透着功能,比如最简单的厨房“一金二银三区”,操作区需要有20厘米,灶台最右边的墙壁需要30厘米,这些很简单的对于空间的指导都能让我们在这个家里住得更轻松。


再看一个万科的户型图,这个房子非常小,只有80多平,三房一卫,设计师在红圈中做了一个既走脑又走心的设计,正常卫生间是三合一的,而这个房子有1.5个卫生间,左边是水盆+马桶,右边是水盆+淋浴,对于三房一卫的户型而言,只有一个卫生间并且很明显有可能是婚房,结了婚就要生孩子,小孩一来,老人也同步来了,早上在大家争抢马桶、洗面台时,这个很走心的1.5卫就能创造出更多人同时使用的功能,非常有利于早上的盥洗过程。


(PPT演示)这两张图是《小家,越住越大3》中对于三分离的定义,跟两分离有一定差异,但本质上来讲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小户型多人同时居住、多人同时使用卫生间的矛盾,对于居住者而言,它的功能是一样的,对于设计师而言,他的初衷是相同的。


我昨天特意带了尺子去参观样板间,因为空间非常窄,所以设计洗手盆时定制了一个非常窄的盆子,可能是我见过的最窄、最薄同时有效容积比也是最大的盆子,什么叫“有效容积比?”就是盆的尺寸跟台的尺寸之间的差异,这个台子只有40厘米,盆子做到36厘米,虽然这个盆子非常小,在这个很狭窄的空间,但它的容量很大,无论洗脸还是泡衣服,都能在很大程度上给使用者非常舒适的体验。功能可大可小、可复杂、可简单,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居住者更加轻松。


今天的分享会,包括媒体对外发出消息时给出的标题都是“破译小家颜值密码”,所以刚刚聊了收纳、功能,复习了很多底层的东西之后,终于可以好好聊一聊颜值了。


关于家的颜值,怎么才能在百分点精装修的基础之上打造个性化高颜值的家?深圳几乎所有新房都是精装修房,各位如果作为置业者或已经是有房一族,咱们在拿到标准化精装修时怎么才能个性化打造它?有没有听众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观众】:用软装的方式,窗帘、家具、颜色和样式。


【逯薇】:难道没有土豪站出来说“我要请个软装设计师吗?”通过软装来解决是肯定的,这个搜索结果是我在百度搜图中直接输入“软装”之后得出的第一屏结果,好像都挺好,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有人觉得第6张很清爽,有人觉得第13张很温暖,也有人觉得第20张看上去很气派。对于软装而言,它是需求极度分化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取向,但重点是绝大多数人在最初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个清楚的对于自己喜欢什么的选择和判断,第1张看起来不错,第3张存图吧,第8张挺打动我的。如果在打造家的过程中,手机和电脑中存300张以上的图片,很快你就懵了,找不着最初曾经为哪一张而心动。


选哪个不仅对个人而言是难题,对我而言也是一道难题,没关系,今天的核心分享内容就是接下来这一环节——家的颜值密码。


刚刚在美图中觉得困惑的样子,就如同你走迷宫,在平面上走迷宫,觉得这里可以通,那里也可以通,绕着绕着就晕了,如果你能拿到颜值密码的钥匙,你跟迷宫的空间关系就会从迷失于其中而变成凌驾于其上,一下子就能找到通路,避开所有的风格陷阱,找到自己心中最适合自己的家的颜值。


左图算是新古典轻奢风格,挺漂亮的,女孩子觉得赏心悦目,男生会觉得稍微绵软了一点。右图是很先锋派艺术,接近于装置或陈列感,跟普通居家差别很大。这两张图都是由专业软装搭配人员做出来的,它们最大的特征就是都挺好看的,可能有人能接受左图,接受不了右图,有的人觉得右图挺酷的,接受不了右图的绵软。但这两张图都挺漂亮的,这两张图完全不同,为什么在我们的大脑和视觉维度都显得很美呢?


接下来我们要破译它的密码,想象你手中有一根吸管,这根吸管长在你眼睛中间,你看到每一张图都会用眼睛中的吸管去捕捉这张图的核心要素,我们拿这根吸管来吸第一张图的要素。第一要素是粉红色,粉色在窗帘、书上、花上重复了三次。第二要素是棕色,棕色在墙上、抱枕上、地板上和大理石桌子上,同样是在三个不同的地方重复了三次。第三个要素是白色,很简单。第四个要素是斑纹肌理,在石材里、抱枕上、书脊上,同样是在不同的位置重复了三次。可能还有第五个要素,我没说出来,不知道你找到了吗?对了,金色。这是这张图的要素,跟它是什么风格没关系,这是这张图视觉要素维度的组合,每一个要素都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有三种不同的面积,甚至有着三种不同的深钱,但它重复了一次、一次、又一次,我们的大脑把这三个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和谐的画面感。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再来看右图,它有哪些要素呢?黄色、棕黑色,在椅子上、桌子上、壁纸上、灯的细线上。圆弧几何形,右图虽然很简单,但所有家具和单品都是名师名作,这几个不同的名师名作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甚至是不同风格前提下产生的,但它们都包含有圆弧几何形。


现在再来看这两张完全不同的图,是不是觉得它简单了很多,从之前被“风格”这顶大帽子遮掩着,让我们看不清这张美图究竟美在哪里,现在你可以对它们进行分层,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们变得这么美丽,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和谐感、一致感。


接下来看更多案例,看案例之前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顺口溜,搭配其实很简单,先把风格放一边,硬装如何白衬衫,软装配饰3×3。对于家居而言,我最反感的就是追潮流,一下子就过气儿了,所谓的ins风、MUJI风,MUJI风还好一点,毕竟没有什么色彩,如果是火烈鸟、龟背竹什么的,很快就过气儿了,家居界每年都会在春季和秋季发布全新的对于下一季的预测、视觉要素、风格推陈,因为他们是要做生意的,每年如果不更新,大家居界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可是对于居住者而言,你家又不是陈列场,怎么可能容纳得了那么多全新的、不同的,并且不断迭代的风格呢?十多年前我装修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时,当时什么都不懂,对于“住”这件事情很懵的,我在那套小小的房子里把自己对于收纳和功能的见解全融入进去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挑了当时最流行、最被认可的风格,今天说起来就成了群嘲了,那个风格叫做地中海风。今天你们怎么看待十年前逯薇家的地中海风,过几年你就怎么看现在的ins风。硬装就应该干干净净像一件白衬衫,这样你才有机会通过饰品、嘴唇颜色、丝巾、鞋子的变化为这件简单的白衬衫赋予长长久久的使用状态和不断更新的可能性。


3×3要素法是我原创的,它不可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解决80%问题不大。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这是《小家,越住越大3》中的两页,这是宜家今年最新款,左图如果你以前在宜家册子里看到,第一反应是真好看,但它是什么风格看不出来,到底是工业风、北欧风,还是都市颓废时尚风?看不出来,没关系,现在有了3×3要素法,你可以解析它背后的颜值密码,我们看到黄色被重复了三次,灰色被重复了三次,墙面是灰的,沙发是灰的,黑白条文抱毯也是灰色的。还有原弧要素,原弧要素在灯里、沙发上、茶几上。再比如说黑色直线,在窗户上、窗帘杆上、灯上、椅子腿上,要素不单纯只是颜色,还包含了形状、质感、图案等,但凡对于视觉能起到清晰刺激作用的,都属于视觉要素。当我们看懂这张图之后就可以解析更多了,比如这张(PPT演示),这是世界公认设计大师康斯坦丁·柯罗文的作品,3×3出现在沙发上、左下角专门用于构图的苹果上和墙上画上,有大量的家居图片就是为了凑3,可能放了个柠檬、苹果、蓝色杯子或牛仔外套,那件配饰就是为了凑足3而出现的,你一旦破译它的密码,就会发现自己生活中每天都可以使用。


这张图北欧风十足,以前你可能笼统地称它是北欧风,现在能看出它的要素,比如黑色、金色、三角形,如果进一步破译,还能看到更多。


这是深圳很有名的室内设计师软装作品,以前看这张图,连它是什么风格都说不出来,只能笼统地说它是轻奢风。我跟这位朋友交流过,问他是怎么搭出来的,他说“我不瞒你说,我是先选了画,以这幅画为起点,去组合所有视觉要素,多次出现圆形、金色、黑色、线条。对于一个空白空间而言,软装设计师就像化妆师,你想要什么风格都可以,但对于这些无所不能的设计师而言,他也会经常困惑到底从哪里开始。这位设计师的方法,各位将来也可以用在自己家,当你不知道整个家要变成什么样时,没关系,先从一个点开始,从你最喜欢的花瓶开始,从你最钟意的那把椅子开始,从打动你心的那幅画开始,把它的要素列出来,之后按图索骥,保证能搭,这样就很简单了。


这幅图很有趣,3×3你们可以自行解读,像银子、曲线、光洁质感到处都在体现,它很牛的一点就是这把椅子,这把椅子是家居史中很著名的椅子,叫做A椅,大家应该在酒吧、咖啡厅经常见到这把椅子,A椅一般被作为工业风的标配,跟裸露的混凝土、天花板上的板子、麻绳进行混搭,但它被放在女性化十字的空间里,毫无任何违和感,甚至看上去非常精致和优雅,这就是要素的力量。所谓混搭,建议各位悠着点,我见到的大部分混搭最后都变成了混杂,如果你能保证要素始终是统一的,从头到尾没有跑偏,就算是中国古代清朝的罐子也能非常和谐的跟地中海搭。记住,混搭中至少有一个要素是贯穿的,你可以撞,但撞多了就会变得非常混杂甚至混乱,混搭是高阶手法,不要什么东西都往自己家里招呼。


再看看这张照片,我们也可以看到专业摄影师是怎样用3×3手法的,给刘雯拍照的摄影师一定咖位很高,他一样使用了3×3,在背景中找一个跟它协调的要素,这样你只需要一个要素跟它呼应,一整个画面就会变得非常高级和整体。右图也一样,卡戴珊的嘴唇、眼睛、背景色和手上饰物的颜色非常一致,所有这些颜值密码一旦破译,你会发现困扰自己的问题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昨天我来看样板间,顺手截了几张图,我觉得很有趣。这个项目送背景墙,背景墙是白色大理石为主,带有细线要素,这个细线要素也被用在天花吊顶的边缘,这是这几年整个行业都很流行的手法,软装设计师捕捉到了细线要素,为它搭了这样一幅画,细线要素重复多次,电视机背景墙用不规则一宽一窄的肌理也被复制在这幅画里。细线要素在更多地方被重复,在灯具、地毯、音箱腿里,棕咖啡色元素在不同地方被重复三次,橙黄色也在不同地方被重复三次。地毯上有橙色,抱枕上也有,地毯上有条纹,抱枕、天花板上也有条纹。这个空间多出提供了灰白色,它们彼此的色相、饱和度稍微有所区别,但依然是一套颜色。软装空间师呈现出的空间和谐感很好,因为整个空间是一体的,不像我们自己在家里搭的,这个沙发不错,这把椅子也不错,我觉得淘宝上这幅画很好,普通人搭配时经常掉入“细节陷阱”,单纯给沙发挑一幅画就很有可能掉入淘宝的汪洋大海中,但专业设计师会把整个空间的六个面从地面到墙面、到天花板,再到每一个家具提供的面当做一个整体,只用这几种要素,反反又复复。


卧室的手法简单、经典,并且很容易操作。卧室就是你选一个床品,这个床品中有一个颜色,根据这个颜色配一个抱枕,再配一幅画、一个窗帘,但要注意,窗帘不能是全部都是一个颜色的,如果是双拼的,一半灰色或米色、白色,另外一条是橙色,这就是对于卧室设计而言最经典、最好用、最易于操作的方法。


这个儿童房跟主卧的气质完全不一样,但手法一模一样,同样的要素,先出现在毯子上,再出现在抱枕上,再出现在画上,然后出现在窗帘上。


家的颜值密码说起来好像很玄乎,可是一拆就是这么简单,对于软装陈列设计师而言,他们有更高级的手法,可以把这套活玩得更复杂、更细腻,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你不需要在单品中迷失自己,很简单,挑出你喜欢的东西,拆出所有要素,再用一个又一个单品向同一要素靠拢,找它的小伙伴,搭配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3×3。


《小家,越住越大》从《小家,越住越大1》收纳、《小家,越住越大2》功能、《小家,越住越大3》颜值,建立了一整套体系,我自己是理科生体系,我非常注重知识体系。如果你在淘宝中输入“风格”,会收到4200万个结果,这些东西多的是树上的树叶、天上的星星,没有体系,但指示体系就像是一棵树的树枝、树干和树根,把简单的东西串联在一起,每一个刚刚开始学习居住是怎么回事,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美好的家的居住者,我都强烈建议你从《小家,越住越大》开始。


有人说“你卖自己的书卖得不遗余力”,一套房子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次装修几十万,请一个设计师还得三、五万,这三本书汇集了一个中国最优秀的家居设计师十几年经验,加才能卖一百多块,算钱吗?


今天帮万科站台,很感慨,毕竟我曾经是一个万科人。四、五年前,我从左边跨入右边,没有想到会走这么远,也没有想到对于中国居住者而言能一起走这么远,无论如何,路不是看清楚才走的,而是越走越宽阔,在你最初上路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走得越久,同行者越多,直到如今我们终于架起了一道桥梁,帮助更多中国普通居住者从房子到家,从不知道如何居住,变成“我”才是家的主人。


祝福在座的每一位听众,希望你们都能跨过自己心中的那道“住商”鸿沟,从拥有一套房到住好自己的小家。


房子不必大,住好就是家!这是《小家,越住越大》这套书的Slogan,从最初我们提出这个口号,到今天越来越多居住者认可它,中国这个国家一直有好大喜功的民族性,特别是在经济上期,所有人都希望赚更多钱,买更大的房子,这样仿佛才能生活得更好。但是各位,我见过无数大房子,豪到大家想象不到的巨大房子,我并不认为他真的住得很成功,好或不好跟大或小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你的能力,是你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你的选择,希望每一位在座的朋友都拥有自己虽然不是很大,但能做好收纳、做好功能、拥有颜值,并且始终呵护着自己和家人的那份爱的美好的小家!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逯薇老师,接下来给三个提问的机会。


【提问1】:逯薇老师,刚才介绍了横厅的房子,没有介绍竖厅,竖厅的餐厅在精装房时没有任何可以收纳的地方,请问软装时那个区域可以怎么做?


【逯薇】:竖厅的餐厅,沿着玄关柜,你可以接着家常餐边柜,如果你不是很了解我在说什么的话,可以不用拿这个书,我建议你买京东版,因为我在《小家,越住越大3》京东版中特别送了一本小册子。


【提问1】:沿着洗手盆后面吗?


【逯薇】:是玄关柜一直加长做到餐厅,这是我们的标准手法,也是我自己家的处理方式,建议你买《小家,越住越大3》京东版,京东版的特殊小册子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提问1】:我当时考虑能不能做一些柜子?


【逯薇】:我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左边的空间很大,真正的标准做法就是沿着玄关柜往前做。


【提问1】:在沙发一侧?


【逯薇】:对。


【提问2】:很感谢逯薇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我是你的忠实粉丝,建议刚才提问的这位朋友可以买《小家,越住越大2》。


我有一个问题比较困扰,我家是非常紧凑的小两房,我跟先生属于加班狗,我们俩都需要自己的加班空间,第一个书桌放在阳台上,顶着一堆衣服,我是在餐桌上。有没有把书房跟餐厅的功能进行结合,让我们可以用起来?


【逯薇】:我曾经有一篇文章,“逯薇来我家001篇”,在客厅处将沙发撤掉,摆了一个超大长桌,这个方法不见得适合每一个小家。跟你说一下我自己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体会,第一个建议是可以买干衣机,这样可以避免头上顶着衣服,我上周在郑州签售,一个读者事后在群里的留言特别精彩,她说“一年前逯薇来签《小家,越住越大2》,我问他干衣机能不能买,她说能买,我买了,买了之后特别后悔,因为买晚了,应该买得更早”,干衣机可以解放很多空间。


第二个建议是桌子可以更大,我家客厅几乎没有再使用,但凡人在起来一居厅,9×9的时间都在1.8米的大餐桌上,这个大餐桌可以给两个人距离感,你在这一头,他在那一头,各干各的,互不干扰,所以你可以尝试加长餐桌,或者将餐桌跟客厅对调一下位置。


【提问3】:逯薇老师,现在书房收纳已经很先进了,对于厨房电器、微波炉、洗碗机、面包机、空气炸锅有什么好的收纳方法?这些东西都要插电,但都摆在台面上也不太现实。


【逯薇】:首先你要自问一下自己到底哪些在使用。


【提问3】:电饭锅、微波炉、洗碗机都经常用。


【逯薇】:那你就加个架子吧。


【提问3】:我们也想到架子,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逯薇】:理论上来讲,我觉得不需要那么多,因为很多电器的功能是有重叠的,我家台面上的电器只有两个,一个是电饭煲,一个是空气炸锅,微波炉我舍弃了,因为微波炉的很多功能可以用空气炸锅或蒸箱来替代。为偶尔用一下的电器专门留个位置,事后你会发现这样做有点傻,因为我有一个经验,去年搬家时我终于舍弃了那个特别特别柜的榨汁机,之后我觉得早就该扔了,你会觉得这些东西仿佛会有用,实际上没有它你会正常用,并且空间更宽裕,所以一定要有所取、有所舍、有所选择,家就这么多,我们想要任何东西都要支付对等的代价,只是你要思考一下,究竟是做加法,加出一个架子来,还是做减法让它们消失。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本次活动就进行到这里,感谢逯薇老师,也感谢现场各位朋友。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14:30


【主持人】:各位中午好!首先欢迎各位来到深国际万科和雅轩的现场,来听主讲嘉宾逯薇老师“破译小家颜值密码”新书发布暨专场分享会,我在后场时就看到前排全都是现场直播分享的媒体朋友,后排是逯老师的粉丝和和雅轩业主。在《小家,越住越大》这本书中提到了三个方向:收纳、功能、颜值。问一下现场各位朋友,在家庭生活中最困扰你的收纳问题有哪些?功能问题困扰多吗?颜值方面的问题有吗?看来颜值问题困扰比较多,今天各位来对了,稍后我们会请逯薇老师进行专场分享,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分享完大家可以就生活中遇到的收纳、功能、颜值方面的问题跟逯薇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并且可以拿到由逯薇亲笔签名的《小家,越住越大3》。


提醒大家关注一个公众号“家的容器”,看书是一方面,这个公众号会更新很多逯薇老师的观点,大家可以边听边关注公众号中的核心内容。


接下来有请主讲嘉宾逯薇老师正式登场,百万畅销书《小家,越住越大》作者、“家的容器”微信公众号主理人逯薇老师。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深国际万科和雅轩样板房欣赏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项目简介


1,深国际万科梅林关旧改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6万㎡,计容建面约49万㎡。


涵盖约24.6万㎡住宅(含保障房)、11.2万㎡公寓、7.8万㎡办公和3.5万㎡商业等于一体的商住综合体。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2,一期和风轩(包括保障房及幼儿园地块)的占地面积约3.1万㎡,计容建面约13.3万㎡,总建面约19万㎡,已于去年底前入市。


二期和雅轩,预计本月底入市。占地面积约1.7万㎡,比一期占地小了差不多一半,计容建面约7.2万㎡,其中住宅约6.8万㎡。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3,和雅轩规划有3栋住宅,不含保障房。均为43层约130米高,高度上比和风轩整体高个10层。这3栋住宅楼大体分布呈“直角三角形”,半围合状的开口对象一期和风轩。这样拉开了与北向和风轩的楼间距。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4,和雅轩除3栋住宅外,另有2座2层高的商业裙楼,约1000㎡。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5,住宅主推建面约80-99㎡3房和118㎡4房户型,共计684户,四套户型。全屋交房若带品牌装修,应该还是万科梦享家2.0,预计2021年交房。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6,每一栋的户型配比一致。1B栋和2栋的两栋塔楼对称分布,同类户型的客厅朝向为对称或同向;1A栋的朝向则变化大一些。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对应的产品户型图参考: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100个在售新房,逐个比较询价再奔波看房,都让人耗尽心血。想在选房路上躺赢?找咚咚新房先生!


点击报名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置业网友在买房攻略群火热开聊


点击加入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