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深圳房价第三梯队的宝安,空港城+海洋新城或成国际竞争第一方阵?

伫立珠江口东岸、伶仃洋畔,见证过汉唐“海上丝绸之路”古航道的宝安,是深圳西北大门的门户,因为有机场,再次成为深圳与世界连接的纽带。


在千载难逢的“大湾区时代”下,宝安再次成为湾区核心之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之核、枢纽之核、产业之核、创新之核。


如今,深圳人谈起宝安,更多的是因为房地产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有着发展后劲的宝安也被深圳置业者所青睐,片区在深圳人心目中的地位进入仅次于南山、福田的第三梯队。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追朔宝安的历史渊源,早在1600年前就已立县,当时的政治地位如同省会广州,经济地位如同今日深圳。


曾经的宝安县是深圳的前身,宝安先后孕育了“东方明珠”的香港和改革开放“一夜名城”的深圳;1979年1月,广东省委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下辖罗湖、南头、松岗、龙华、葵涌、龙岗6个区。


之后,1982年12月复设宝安县,辖深圳经济特区之外的原宝安县地区。1992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和龙岗2个市辖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宝安区,在之前光明和龙华均属宝安辖区内,如今都成立了新区。


宝安在过去深圳40年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片区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产业配套、开放的经济结构。


在宝安区石岩街道,有我国首座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的前身是1978年12月创建的上屋怡高电业厂。当年,怡高电业曾是全国第一批、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40年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目前,宝安共有488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1个创新平台、73个科技创新园。


从“三来一补”借力起步,到打造“智创高地”、助力“双区”建设,宝安在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一路西移,从高空俯瞰宝安,空港、海港是宝安领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双引擎”,T3航站楼使宝安迈进了“新航站楼+双跑道”的大空港时代。


空港新城片区规划的“两中心一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新科技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为打造区域的新增长极。


沿着“宝安湾”45公里海岸线行走,在宝安中心区写懈逅亚洲最大的滨海主题公园,这里将打造成“国际化滨海城市新坐标……


无庸置疑,宝安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全球的核心枢纽,处于深圳参与国际产业、科技合作竞争的第一方阵。


1、从空港新城融入“大湾区时代”


早在2009年,深圳提出大空港的概念,2013年,深圳出台《大空港地区综合规划》;


大空港新区规划总范围约95平方公里,其中机场约31平方公里;机场北部新城约45平方公里,目标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新城、国际一流空港都市区。


片区重点发展会展会议产业、临空服务业、智能装备与新一代信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产业。


作为国家级的重要经济规划区域,承载着深圳城市升级,改革发展的重任,整体形象如何更好的展现区域未来发展的信心。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一方面,积极推动宝安中心区扩容提质,大力提升空间品质,打造功能完备的都市核心区;另一方面,将以大空港新城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打造产城融合的西部城市中心


区域内的重头戏,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拥有巨大的潜能与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会展行业以年均20%的增速发展,截至2017年,全国展览经济直接产值近6000亿元,会展经济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还将直接带动交通、住宿、旅游、餐饮、广告、物流、金融等行业,并牵动第一、二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区域产业聚集的“动力引擎”,提升区域产业的品牌价值。


随着大湾区巨量人口、资本、信息涌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以会展产业为核心,带来千亿级别的经济产量,驱动湾区经济腾飞。

 

2、前海之后,又一座海洋新城


2018年4月,随着海洋新城规划曝光。在2019年的“中国海洋第一展”——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海洋新城的整体规划效果亮相展厅,极为震撼。


从陆路发展,到海洋空间的发展,海洋新城将成为深圳的试验场。“海陆统筹、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这可以说是深圳发展40年的又一大突破。


海洋新城规划面积约7.44平方公里定位为“继前海之后深圳获得的又一个承载国家战略的稀缺性增量发展空间。”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海洋新城规划范围,来源:规土委官网)

 

总体定位为“湾区海洋门户 蓝色创新海湾”,将对标世界三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合作平台、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标杆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科创高地。


规划显示,海洋新城由滨海会议中心、海洋博物馆、湿地公园、九年制学校、海洋科研所、综合医院、海洋总部大楼、海景酒店、超级码头等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洋新城重点项目里,中欧蓝色产业园构造两心三区一基地。


与欧盟海洋强国在海洋产业、海洋资源、海洋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度互补性合作,形成以海洋高端智能设备、海洋新能源、海洋电子信息(大数据)、海洋生态环保和海洋专业服务为主导的蓝色产业集群。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3、空港+海港“双引擎”


多年来,宝安是深圳物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区,物流产业作为宝安的支柱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得益于空港+海港的优势。


首当其冲的是深圳机场,1991年10月深圳机场正式通航,到2019年吞吐量全国排名第五。


今年,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该项目总投资123.3亿元,建成后将可满足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的保障目标。 


项目规划通过围填海造地的方式供地,用海总面积约285万平方米,相当于40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从T3航站楼的启用到未来第三跑道的开通,预示着深圳空港的又一次升级。


深圳机场码头(即福永码头),是国家一类口岸,是深圳机场“空海联运”、辐射珠江口西岸的重要配套设施。主要经营高速客运、游艇会、货运等三大业务;其中高速客运业务已开通往返广州、中山、珠海、澳门、香港机场等地的航线。


2019年,机场东空铁综合枢纽落地,实现高铁站和航站楼无缝衔接,还将引入4条地铁线路和1条城际铁路,并可以换成机场内部捷运系统。


在陆路交通方面,深中通道、大外环高速等道路的建设,为片区与珠三角其它城市的连接更加紧密。



细数宝安40年,我们更加瞩目的是它的后劲,2011年地铁1号线机场段通车,成为宝发中心片区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元年。2016年,地铁11号线的开通,让沙井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深圳人争相进入的区域。


抛开前面说的这几个高大上的规划区域,宝安现在的现状在许多地方确实还不如人意,目前宝中、碧海、因靠近南山、前海,这一片无论是生活还是配套都非常好。


但一些片区仍旧给我们以“非洲”的既视感,有网友吐槽,在宝安生活了十多年,对宝安发展的现状捉急,原因在于城中村多,而旧改难以推进,寄托于107的市政化,但现在迟迟还没有动静。


前些年,宝安的商业领域也处于大型商场较少,大部分以门店为主,高端消费热点不多,随着一些新商业mall入市,片区才得以打破这一现状。


40年前的渔村蜕变中,无论是大空港、还是海洋新城,在今天看来才只是开始,发展还需待时日。


提上规划的还有石岩科技绿谷、石岩湖国际院士村;“深圳西北中心,湾区全域智城”、总建面约740万的松岗潭头片区更新……


未来,我们对宝安片区的整体向上,满是期待。


分享
0